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19日向媒体介绍了峰会成果。 中国-中亚峰会是党的二十大和今年全国两会后,中国主办的首场大型多边活动,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也是中国-中亚机制建立3年来的首次峰会。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并就怎样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提出“八点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完整、集中、系统向国际社会阐述对中亚外交政策,得到了中亚各国元首的高度赞同和热烈响应,也为我们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成果之丰、内容之实、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一是为深化中国-中亚关系提供了新动力。《西安宣言》宣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彰显了六国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的意志和决心。 二是为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各方商定将以举办此次峰会为契机,正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间举办。各方已正式建立外交、经贸、海关等部长级会晤机制,并在中国设立常设秘书处。新机制、新平台的建立,必将为深化全方位合作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是为深化互利共赢开辟了新前景。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为帮助中亚国家发展,习近平主席还宣布向中亚国家提供总额2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援助。期间,中国还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互免签证协定,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也正式启动。这些倡议和成果为加强中国-中亚合作激发了新的生机活力。 四是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贡献了新力量。中亚国家高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普遍支持并愿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立场和主张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中亚贡献”。 五是为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树立了新典范。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亚国家的主权、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引发中亚各国人民强烈共鸣。作为和平正义力量的代表,中国和中亚国家必将为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稳定因素。 中方作为东道主,为峰会作了周到安排,诚心待客之道就是睦邻相处之道。习近平主席夫妇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五国元首夫妇举行仿唐入城欢迎仪式,形式新颖独特,历史人文气息浓郁。六国元首共植石榴树,象征着六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本届峰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和中亚各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的坚定决心。 中方将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