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新闻热点 其它新闻 查看内容

一印即一画 方寸见神韵 ——《新石器——刘彦湖篆刻展》侧记

2023-10-13 09:24| 查看: 3244

摘要: 纵横方寸之间,卷舒天地情怀。10月11日,商城文艺大观园《新石器——刘彦湖篆刻展》在义乌春及草庐美术馆举行,共襄一场篆刻艺术盛宴。此次展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春及草庐美术馆承办,共展 ...


纵横方寸之间,卷舒天地情怀。10月11日,商城文艺大观园《新石器——刘彦湖篆刻展》在义乌春及草庐美术馆举行,共襄一场篆刻艺术盛宴。

此次展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春及草庐美术馆承办,共展出刘彦湖老师书法篆刻作品60余件。其中,新创的23方石印,选用质地纯净的印章石,以战国文字系列入印,大刀深刻,是刘彦湖近期精心之作。

篆刻,是集书法和镌刻于一体制作印章的古老艺术,起于秦,兴于汉,衰于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至民国又现辉煌,有着悠久的兴衰史。其或刀锋挺锐,成玺可号令天下,刻印可管带一方,作章亦可统兵千万;或笔意劲秀,制印信可飞鸿成约,邀友相聚。这项凝聚于方寸之间的艺术,横贯古今,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驶进经济社会繁荣的新时代后,仍然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

在篆刻作品展现场,记者发现不少篆刻艺术爱好者闻讯前来参观,每经过一幅篆刻作品,他们都会停下脚步认真观摩。我市篆刻爱好者赵先生告诉记者,他研究篆刻10余年,认为篆刻是一门可以陶冶情操的艺术。“每完成一幅作品,就会与朋友交流心得。篆刻给我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篆刻艺术源远流长,既蕴藏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见证着历史时代的变迁。时至今日,篆刻艺术早已不只是文人雅士的“小众爱好”,更是传承汉字文化的“大众艺术”。

“刘先生的书法颇有一种自成一家的‘建筑性’,笔画如同建筑的构件,经营如同建筑的设计,健劲的线条如同建筑的骨架,形成一种浑然一体而内涵紧凑的形象。”前来参观的业内人士对展出作品赞不绝口:“这些作品里充满对篆刻技法的继承、创新和探索,体现了创作者精心设计、构思独特的审美观。”

据介绍,刘彦湖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是国内著名的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篆刻当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他一向不满足于延续性的经验劳作,不断朝向更高的学术目标攀登,在探索中国篆刻源流的道路上,留下了脚踏实地的印迹。

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在《耦花盦印存》序中说:“夫刻印本不难,而难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寥寥几句,道明了篆刻艺术的关键所在。“疏密”“朱白”“方圆”更是在大繁至简的线条之间,投放出“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的辽阔胸怀。

春及草庐美术馆负责人,评价刘彦湖老师的篆刻作品,“如‘大匠之造屋’,于方寸之间精心推敲空间布局,巧运朱白奇构,在篆法上更是别具一格,充满神思,顿出古雅新意。每个印面如同一方精神栖居的场域,成为学养与性情的寄托。”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通过对篆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篆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承载着新时期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能让我们在欣赏篆刻艺术的同时生发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之情,唤起对经典文化的美好记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日。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最新评论

近期专题
规范化建设 推动镇村纪检监察机构“形神效兼备” 见证公益善举的温暖力量 2023省福彩“走进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活动在义举行 “吐司涂鸦”让生活充满艺术气息 发现“新蓝海” 发力“新赛道” ——义乌二手车出海记 倍鱼线获评金华市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 保时捷全新Panamera价格103.8万元起

义乌网

GMT+8, 2023-11-30 22: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