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七旬老伯痴迷神秘西夏文

2021-12-31 12:46

摘要: 西夏文,一种近千年之前产生的文字,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而变迁起落,在明朝之后黯然灭绝,成为一门“死语言”。而现代,随着西夏文献的出土和学术研究的展开,西夏文正在一丝丝褪去表面那层神秘光晕,展现出本 ...


西夏文,一种近千年之前产生的文字,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而变迁起落,在明朝之后黯然灭绝,成为一门“死语言”。而现代,随着西夏文献的出土和学术研究的展开,西夏文正在一丝丝褪去表面那层神秘光晕,展现出本来面貌,成为解读西夏王朝乃至一段中国历史的钥匙。

家住北苑街道沈村的龚理辉是一位75岁的农民。多年来,他苦研西夏文书法,想用书法艺术的形式留住西夏文字这项中国文化遗产。

12月28日,记者见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进书房,就发现龚爷爷屋内桌上、柜子堆放着许多有关西夏的书籍,墙上挂着用西夏文字写的对联。他笑着说:“不好意思,屋里太乱!”

邂逅神秘“天书”

龚理辉说,与西夏文结缘,是偶然中的必然。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到宁夏旅游,无意间看到一本杨蕤编著《破译天书》,那上面奇奇怪怪的西夏文字引起他的浓厚兴趣。这看似天书一样的文字,让龚理辉决定改变生活方式,学习西夏文,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从此,龚理辉如醉如痴沉浸于西夏文字的书法。

“这些年我曾自费辗转万里求学,到西藏学藏文,到甘肃、陕西、宁夏学西夏文,多次上门向教授求教,尝试将西夏文融入书法中……”龚理辉如是说。

对西夏文书法写作,他也逐渐总结出了一些道道:“西夏文看似形体笔画繁复,但又方正均匀。书写西夏文,要注意结体自然,点画穿插有序,繁而不乱。”他还说,写西夏文,楷书要工整、遒劲有力,刚柔相济;行书要有随意、自然、洒脱的特点;篆书笔画讲求匀称畅达,结构严谨整齐,字形方正典雅、庄重美观;草书则要求简约、流畅,结构均匀自然……

据介绍,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公元1036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在正式称帝前,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始成,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曾在西夏王朝所辖的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广阔地带盛行了约两个世纪。元明两朝,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了大约三个世纪。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不朽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目前西夏文字在世界上的学者专家也不过几十人,多数年龄偏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龚理辉说,他学习西夏文的目的是留住人类文化遗产,填补西夏文字书法在浙江、义乌书法界的空白。

书写千古“奇文”

在龚理辉决定学习西夏文的时候,他已经60多岁,学习难度自然不小。不过,他不畏艰难,几乎每天都待在书房里勤学。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伊始,龚理辉只能像小孩子开蒙学字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学、去记。“小学生学汉字时已经会说汉语,而我学的西夏语早已‘死亡’,学习难度大得多。”他每天都浸泡在西夏文中,还利用有限的资料揣度西夏文语法,开始翻译一些简单的西夏文。

记者看到,龚理辉的书房里摆着很多有关西夏文的书籍,其中《西夏文教程》是龚理辉学习西夏文的启蒙书。他说,这是国内乃至国际唯一一本西夏文教程,可以了解西夏文目前的研究成果。

据龚理辉回忆,2012年他带着相机和毛笔,孤身一人前往西藏学习藏文。此外,他还到甘肃、陕西、宁夏学习西夏文字。“我看到西夏王陵的时候,觉得真是太神奇了,差点以为自己到了埃及。”

为了更好地将西夏文融入书法,他还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高级班学习,在吴善璋等教授指导下,学习书法史、美学、章法等理论。

简单的书房中,桌上还摆着一排《西夏学》,都是关于西夏文的研究成果。书籍主编杜建录是“长江学者”、西夏学研究的权威专家,很多书都是他赠给龚理辉的。龚理辉像宝贝一样收藏着。目前,他就靠着这些书籍、材料,每天阅读、学习、研究西夏文。

推广“小众”文化

西夏文记录的是西夏主体民族党项族的文字,属于表意性质的方块字。它不像汉字那样,从写实的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一步一步发展而来,而是借鉴了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汉字创制的。

采访中,龚理辉用西夏文写下了“共同富裕”四个大字。“今年9月28日,在义乌市绣湖公园华川书舍我举办了个人的西夏文书法展,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西夏文,了解西夏文化。”他告诉记者,艺术无涯,精益求精。今后他将继续努力,为西夏文书法艺术尽绵薄之力。

众多书籍中,西夏学泰斗李范文编纂的《夏汉字典》是龚理辉的最爱,该字典共有150万字,采用科学简明的检索方法,从语音、语义、语法、字形等各个方面,对已知现存的6000个西夏字进行辨形、解义、注音和例句,可谓解读“天书”的利器。

西夏文专家李范文认为,全部西夏文字共计5917字,实际上有意义的字共5857字。龚理辉说,西夏文字有它独特的语法结构。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的研究,对西夏语言的规律有了一些了解,这让他学习西夏文字相对轻松一点。现在,他已经用西夏文字写出了成语、心经、孙子兵法、句段、农谚语等各种版本的书法作品册。

龚理辉现在每天要练200个西夏文字,为此,他买宣纸都是一捆捆地批发,还好老伴和家人都很支持他。“现在我已经学会写20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越学就越觉得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西夏文的研究主要在宁夏一带比较多,而在浙江几乎没有,毕竟这些文字和文化离我们还是很遥远的。虽然小众,但龚理辉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我很想通过各种活动把西夏文推广出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西夏文,关注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的确,西夏历史少人问津,其文字也几乎成为“死文字”。但这段短暂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这项冷僻而宏大的事业需要有人去做、去探索。人类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绝大部分是由像龚理辉这样的人默默地在坚守,传统文化才可以得到传承。

防欺凌,一起守护“少年的你”  健康活力满校园  稠江街道普查员: 尽心尽力做好普查工作  让这份“热乎饭”更暖心  我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春“警”护航“筝”心守护  

义乌网

GMT+8, 2024-3-29 08: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