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江东街道沙溪村边的苗木花卉基地内,40多名工人正忙着搬运苗木、清理杂物,该区块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沙溪村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增加村集体收入,2012年开始,村里将120余亩土地以15万元每年的租金进行流转承包。承包者将该区块办成了苗木花卉基地,吸引了几十个苗木经营户来此经营,并在里面搭起了40多个大棚。
为贯彻落实上级对粮食生产工作的新要求,推进大棚整治工作,江东街道积极部署,今年5月开始全面铺开沙溪村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工作。“一开始整治工作推进并不顺利。”青口共建委书记何健苗说,首先是承包关系复杂,除承包者外,该区域还有两个中间转包者,租金腾退工作难度大。其次是经营户不理解,他们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苗木经营上,一下子要他们全部搬走,难免会有抵触心理。
政策解读、入户商谈、实地走访……共建委、网格员、村两委组成工作小组,马不停蹄地进行走访和沟通,耐心细致地解释政策,阐明开展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为帮助经营户搬运苗木,工作组每天安排工人协助他们;为最大程度降低经营户损失,工作组协调行政执法、路政等部门,同意他们将苗木搬到马路边进行销售……一系列人性化举措,让承包者和经营户态度逐渐发生转变,均表示愿意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非粮化”整治。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争取在8月中旬完成苗木搬运,并最大限度恢复耕种,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何健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