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之道,教民为要。共同富裕的核心是教育公平,而这个夏天的义乌教育领域显的格外的热闹和不平静。宾王中学的学生欺凌事件、义乌公学首届学生成绩打脸、民转公学校的暗流汹涌等等。
1. 虽说宾王中学的学生欺凌事件是旧事,但每一个市民,每一个有孩子的父母都担心,自家的孩子送到校园后,会不会被暴力所欺凌。谁该对这事件负责,谁来为这件事情道歉?
2. 放纵民办学校招生吹牛乱收费。 几年前,义乌公学招生时高调保证只要通过学校组织的入学测评就能保证考上义乌前三的高中学校。这两年,义乌艺术学校也是悄无声息的把学费提到了平常百姓人家望而却步的标准。义乌中学从最初的扩招,然后缩班。再然后转眼造了一个青岩学校。但是不同的学费一个天一个地。 今年高考成绩,义乌还是笑傲浙中。但这是强压着不让一批成绩好的学生去县外读高中的结果。之前义乌每年都会有一批去镇海、金一中、金华外国语等学校读高中,如今这些学生只能守着义中这个锅吃饭。
3. 悖理“开门办教育”的初心使命。今年民办转公办的学生涉及几万人,牵动着全市诸多家长的心。可是教育局至今未公开,哪些民办学校读书今后是免费的?哪些学校还是保留民办资格,是要收取高额的学杂费的。义乌小学招生,义务教育学校民转公基本告一段落。可是许多非学区的家长,今年都抱怨义乌教育部门的傲慢和冷硬。 往年教育局都会在政府公开专栏公示公办学校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的学校录取名单。而如今最起码的公平公开都不做了。喊了师风师德好几年,可是在校在编老师带生的问题,依然无所作为,依然饱受诟病 。
4. 义乌土著和外来新义乌人的教育公平没有实现均衡。许许多多的义乌本地乡下农村的孩子,想借读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发现在当前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之下,没有丝豪优势和政策倾斜。每一年教师招考进城浩浩荡荡,而优秀老师下沉流动到乡下,却是杯水车薪。
希望义乌教育主管部门能秉持开门办教育的理念,能进一步强化师风师德,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