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公安部网站刊载一则消息称,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 其中,这则消息还称,截至6月底,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一时间,许多媒体和网站都以“中国私家车超过7000万辆”为题进行了报道。殊不知,这里有一个概念被模糊了,即把私人汽车混同于私家车。 私家车<私人汽车 一辆汽车是私人汽车还是公车,是以在车管所登记时车主的身份确定的。如果以机关、团体、单位名义登记,就是公车,如果以个人名义登记,就是私人汽车。 私车中既有卡车一类商用车,也有小轿车一类乘用车。前者主要是生产资料,后者则属于生活资料。 由此可见,私家车仅仅是私人汽车的一部分,其数量要远远小于私人汽车。这则新闻,就是混淆了“私人”和“私家”这两个概念,把私人汽车误写成了私家车。 只有3800万辆 国家统计局每年一度的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其中一项是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 2010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指出,2010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8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公安部掌握的汽车上牌数据。按照公安部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9846万辆,包括大约1300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用车。减去农用车,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大约为8500多万辆。 8500多万辆民用汽车中,7206万辆是私人汽车。而7206万私人汽车中,到底有多少是私人轿车,公安部网站的新闻并没有交代。 按照去年末私人轿车占私人汽车52.65%的比例推算,截至6月末,私人轿车数量大约3800万辆。也就是说,中国的私家车目前只有3800万辆,而不是7200万辆。 所谓私家车,是来自香港的说法,主要指家用轿车、还有一些越野车和小面包车。 私家车增长有点儿快 专家建议“热买冷用” 全世界范围内千人汽车保有量128辆,目前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为63辆,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过去10年,许多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增加了十几倍,而交通路网却增长缓慢。车多路少,成为车流量与道路容量之间的主要矛盾。在有限增长的道路资源无法缓解交通拥堵矛盾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城市交通崩溃,唯一的办法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对车辆出行进行必要限制,已经成为当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基本原则。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实施限行措施,对车辆的使用进行一定的限制。 很多人不解,国外许多大城市汽车拥有量远远高于国内一些城市,为什么交通拥堵却没有国内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私家车使用频率不高。由于公交便捷,绝大多数私家车主上下班不需要开车,节假日才用车。 鼓励购买、合理使用,将成为国内汽车消费政策的重要内容。专家认为,热买冷用将是未来中国汽车消费的主要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中国车市的正常增长。 所谓私家车,是来自香港的说法,主要指家用轿车,还有一些越野车和小面包车。 |
GMT+8, 2025-5-2 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