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汽车 网友原创 查看内容

网友曝光问题大桥

2011-8-1 09:52

摘要: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屡坏屡修一年修两次   投资11亿元的白沙洲长江大桥,于2000年建成通车至2010年9月,十年间维修“整容”24次,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   白沙洲 ...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屡坏屡修一年修两次

  投资11亿元的白沙洲长江大桥,于2000年建成通车至2010年9月,十年间维修“整容”24次,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

  白沙洲长江大桥建成10年来每次维修动辄数十天几个月,封闭、打围,致使交通堵塞,有时长达几公里。

  武汉市有关方面曾强调两个原因,一是大桥维修突击抢工期,赶速度的结果;一是长江三桥被超载货车频繁碾压的结果。两者也许不无关系,但“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背后有腐败根源。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08年5月7日,武汉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决定投资1.98亿元对此桥进行一次全面整容修复。但是,此次维修项目工程3个施工标段中的2个发生了违法转包现象,转包后又进行分包,甚至没有建筑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接有关工程。2009年10月恢复通车不到9个月,桥面又现坑坑洼洼如“牛皮癣”,无奈之下,2010年9月,武汉市又耗费巨资,对长江三桥为期40天的封闭维修。

  白沙洲大桥与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一桥)相隔三公里,但长江一桥健康运行50年后才大修过一次。

  【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

  缝缝补补变身“伤心桥”

  重庆石门大桥,1988年竣工,由于在通车后不久就经常性地缝缝补补,不是换拉索就是补路面,被不少重庆人称为“伤心桥”。

  记者发现,重庆石门大桥的修补问题确实让重庆人很头疼。2008年1月底,该桥的左半幅桥面维修铺设完工,但当双向车流转换到这半幅“新”桥面行驶几天后,大家就发现新桥面的沥青混凝土上有纵向裂纹,在2008年春节后,这半幅桥面更是出现了坑洞,露出路基的钢筋。

  针对修补问题,大桥经营管理方———重庆路桥公司答复称:该桥1988年竣工,由于该桥斜拉索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斜拉索达到设计年限以后,其性能已经有所退化,使用安全度和安全储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5年,重庆市有关部门曾组织相关技术和施工单位更换了36根拉索。后到2010年上半年剩余180根拉索全部更换完毕,恢复正常通车。

  对于桥面修补,大桥方面一直否认有重大质量问题,只是承认赶工期因素。

  记者最新从重庆有关方面得到的答复是:石门大桥符合安全标准。

义乌网

GMT+8, 2025-7-18 0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