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温总理在5月底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关于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有这样的评述,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可以说总理“官方式”的担忧直指新能源汽车当下所处的尴尬境地。 2010年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上一直将混合动力、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相提并论。过去一年来,政府开始力推纯电动轿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希望这些技术能帮助自主品牌车企一举超越跨国竞争对手。此后政府就一直在加大赌注,推出在5大试点城市,高达6万的补贴,随后16家央企又组建了电动车联盟,充电站建设正在试点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作品也在车展上集结亮相,阵容强大。媒体评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部署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齐头并进,但是从实施进展和产品实力上却不得不承认差距很大。 一是无序发展,为争取政策资金,一些地方盲目上项目,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三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路不清晰,由于各个部门就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无法达成一致,新能源汽车规划一再难产。因此,温总理特别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 本次新能源汽车发展遭到“点名”批评,可以说让各个主管部门以及企业更加清晰的看清现在的行业形势,也进一步挤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泡沫”,将会推动现有有关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取向以及相关政策的推进速度,将是引导新能源汽车走出“政策热、市场冷”怪状的关键。 |
GMT+8, 2025-8-21 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