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开始,备受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启发售,受到市场欢迎。其中,机构投资者为购买主力,部分银行也开放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渠道。专家表示,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陆续发行,将有力推动相关重大项目建设。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两期发行 5月17日,400亿元首期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亮相,完成招标发行,市场认购热情高涨。首期债券发行,开启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序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服务专项需求、资金使用针对性强,能够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同时,还能丰富金融市场投资品种,改善国债期限结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对于国债来说,机构投资者购买最多,是最主要的投资群体。 继30年期特别国债首发后,5月24日20年期特别国债顺利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则将于6月14日首发。 部分银行开放对个人投资者销售渠道 在发行方式上,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均采用市场化方式,全部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公开招标发行。个人投资者不能通过发行系统直接参与招标购买,但可以在交易所市场或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开通账户购买和交易。 记者了解到,在招标发行之后,部分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了一定额度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浙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20日和5月27日,该行分别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了3000万元30年期和1.8亿元20年期特别国债,购买方式为手机App或者柜面购买,当日很快售罄。 5月27日,张先生在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购买了16万元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他说,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每半年付息一次,比较符合自己的资产配置需求。 浙商银行也表示,计划6月11日销售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6月17日销售50年期特别国债首发。 值得注意的是,与储蓄式国债不同,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可以上市交易,交易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波动。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 “从已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看,主要投资者依然是机构。”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本息收入,也有投资损益。个人投资者购买需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谨慎投资。 加快推动落地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陆续发行,其投向的重大项目也在积极储备和准备中。 从今年2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梳理储备今年能开工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考虑到债券发行到投资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时间周期,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主要体现在今年三季度后半段与四季度。 发债“日程表”显示,今年20年、30年和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分别发行7期、12期、3期,发行时间自5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中旬,发行节奏较为平稳。 |
GMT+8, 2025-5-2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