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汽车 精彩活动 查看内容

新能源车成车企扩产捷径

2011-10-29 10:44

摘要: 中国的合资自主发展形态,似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日前,华晨宝马宣布,将在合资公司中设立自主品牌并生产相关车型,而其自主品牌车型的主攻方向将是新能源车。而在此之前,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本田以及北京现 ...

作为大众在中国实行南方战略的一部分,一汽-大众佛山工厂项目自2010年6月签约后,一直未能通过发改委的审批,主要原因就是大众未对在新工厂里推出自主品牌和生产新能源车这两条向中国政府作出承诺。

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宣布一汽-大众将推出自主品牌;随后,首款车型为电动车的合资自主品牌“开利”便于5月份在工信部的新车产品目录里。扫清了政策障碍后,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于6月份顺利获得了审批。

现在,无论是华晨宝马,还是北京现代,都在谋划建立新工厂:华晨宝马的沈阳第二工厂自2009年签约后,目前处于在建阶段;北京现代的顺义第三工厂于去年底奠基后,计划在明年完工并实现生产。新工厂要想获得生产资质,就必须要满足推出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车的条件,而现在,这些“聪明”的企业都选择了推出合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这一“一举两得”的方式,以便为将来新工厂的投产扫清障碍。

政策尴尬

至此,宣布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似乎已经成了各合资企业实现新建工厂的捷径。对此,汽车业内知名评论人士张志勇(微博)表示:“合资企业何时能把新能源车量产还是个未知数,因此现在合资企业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已经成了应付政策以获得新工厂审批的武器。外资企业辛苦研发出来的新能源核心技术肯定也不会甘愿与中方共享,因此中方在与外资合作过程中学到的主要还是管理和创新思维,不能指望以此从根本上提升本土企业的新能源车研发水平。”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以电动车为例,在一个电动车的电池单体中,正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这三样核心零部件几乎都靠进口。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也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强调,搞新能源车一定要有技术的创新,而且要有原始的创新,毕竟新能源汽车是战略性规划,不是权宜之计。

的确,虽然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华晨宝马以及北京现代都表示要推出合资自主的新能源车,但这些车型究竟何时会推出,各方还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如是一来,合资企业推出合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更像是一个口号,一个为了满足新建工厂获得审批条件的口号。

当记者就此现象致电国家发改委时,一位官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仅表示:“在新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会对合资企业关于推出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等问题做一些更为详尽的要求和规划。”但新版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依旧是个未知数。

原本指望通过政策约束来实现新能源车技术共享,但目前来看,这一政策初衷似乎将很难实现。科技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新能源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一定会在政策层面上帮助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但仅靠国家政策是不够的,也不能指望从外资企业手里拿到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归根结底,本土企业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12

义乌网

GMT+8, 2025-5-1 23: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