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汽车 静态评测 查看内容

三乱严重 调查称中国每年公路罚款达4000亿

2011-5-13 10:41

摘要:   时代周报5月12日报道 上世纪90年代,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极大增加了物流成本,还造成民怨沸腾。因此,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对公路三乱不断进行治理,但治理17年之后,河南一个维权 ...
 一处隐蔽拍照每年罚款额达460万


  调查中,内蒙古、陕西、河南大批大货车司机反映,每天罚款超过100元是常事,虽然调查只是很小的范围,但它似乎也证明每年公路罚款4100亿的说法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那么,从1994年,国家就开始治理公路三乱,为何至今仍不能得到根治呢?


  王金伍告诉记者,河南省镇平县交警部门被他8次提醒后,仍坚持违规隐蔽测速、拍照,原因就是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从他收集到的200多份罚款通知书上记者看到,那个执法点开出的罚单绝大部分都在100到200元,平均每张罚款单128元。


  王金伍算了一笔账,马路上,那样的隐蔽拍照、测速虽然不起眼,但如果每天开出100张罚单,就能罚款1.28万元,每年罚款额将达到460万元。


  运管站长曝内幕:与财政四六分成


  罚款会被交警和路政如何使用呢?王金伍去年11月在黑龙江省林甸县认识了一位公路管理站站长,酒酣耳熟之后,那位站长掏了心窝子。他们去年罚了294万,多了120万,所以去年日子相对好过些,一般罚款不是全部上缴。上缴,走两个程序,缴上去完了,又给返还回来,60%给返回,当然你不是拿来直接花,那肯定完了,那就出事了,你得走渠道,要缴到财政,财政再给拨回来,而且它(财政)克扣40%,完后你留60%。


  历时十七年的治理,公路乱罚款的现象始终不能得到有效遏止,根源何在?最主要的难点是我们至今没有彻底切断地方财政和基层执法部门与罚款之间的利益纽带。尽管《行政处罚法》要求地方财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执法部门返还罚款,但在私利面前,一些像黑龙江林甸县这样的地方依然置国法于不顾,地方财政和执法部门合伙分发罚款。真正治理这一现象,重要的是公开地方财政,让人民监督,看看权力所谋取的利益究竟给了谁。

12

义乌网

GMT+8, 2025-8-21 06: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