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北京伙伴”计划助推试点 作为北京第一个落地的电动汽车租赁项目,清华科技园区已有15辆崭新的电动汽车投入试运营,其中5辆为试驾车,供市民体验,其余供租赁。为方便充电,园区腾出“黄金地段”的数十个车位,现已建起10个慢充和1个快充充电桩,接下来两三个月内充电桩将增加至33个,并有更多数量的电动车到位。 试点的实施得益于一个名为“电动北京伙伴”的计划,该计划由北京市科委牵头实施。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介绍,该计划意在通过试驾让市民亲身体验,逐渐“青睐”电动汽车从而愿意选择购买,让电动汽车成为市民出行的伙伴。 张继红提到,相比传统汽车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纯电动汽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诸多不完善,比如充电时间较长、续航里程较短等,但这都是依靠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而要让一个较好的产品变成一个叫座的产品,则需接受市场检验。 今年计划在12家科技园推广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介绍,以清华科技园区为标本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正陆续在其他科技园区展开,今年还计划在全市12家科技园试点推广,逐个完成充电桩安装、纯电动汽车驻场,到2015年力争到20家,配备300个慢充和30个快充充电桩。 许心超介绍,今后还将在公共场所、大型社区、4S店周边、电力公司营业网点以及租车公司附近等地建设充电桩,在大型居民社区、停车场等地方开展租赁业务。“北京有120个科技园区,有回龙观、望京、天通苑等大型社区”,许心超说,希望将来可以通过电动汽车租赁方式,解决市民限行日的出行与没有车的出行。 许心超表示,传统的租赁公司也将纳入电动汽车租赁业务,某大型租车公司预计6月份将第一批投入15辆车示范运行。 尝鲜者说 开电动汽车感觉更“安静” 首个尝鲜者陈海滢,昨天开着电动汽车绕五道口转了一圈,他觉得与传统汽车区别并不大,就是明显觉得更“安静”。 陈海滢说,偶然在微博上看到电动汽车租赁将在园区内开展的消息,就主动跟帖报名参加。“没想到电动车这么快来到自己身边”。 昨天,陈海滢交了三个月租金3998元(赠送一个月)、1000元违章押金、300元充电卡押金,拿到了车钥匙。他认为,电动汽车若能提高充电的方便程度,延长续航,并提供道路救援和辅助服务,潜力更大,“很多朋友表现出兴趣”。 谈到整体感受,陈海滢最后表示,对电池的安全性及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仍有些顾虑。 除了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外,其实电动汽车用的电机驱动系统也存在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去解决。 能源转化与使用效率:传统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热效率在15%至40%左右。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之相比,实在上并不明显。电动车使用的电能,尽大部分来自发电站。固然我们有水电、风力发电、核电等各种“清洁能源”,但现状却是:火力发电仍占中国总发电量的81.7% 。火力发电厂的热效率一般可以高于30%到40%。然后再乘上电动车的用电效率(大概在70%到80%左右)。另外,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通过电池供电,还要乘上充电效率。这样算下来,电动车的总体效率与燃油车辆相比,已经相差无几。 我们知道,电力的生产是全天24小时的,生产出来用不掉的电力会被浪费掉。而电动车的充电一般在夜间,对电力系统而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削峰填谷”的作用,有利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 其实这次的电动汽车试点租赁工作更多的是将绿色出行的这种出行方式概念付诸于实践,让市民更多的去体验这样种绿色出行方式。感兴趣的朋友也不妨去亲自试试,毕竟价格并不贵,但若想将这一出行方式变成生活习惯的话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还有很多问题和相对应的设施需要完善。 |
GMT+8, 2025-5-1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