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110岁,通用105岁,宝马97岁,奔驰87岁,丰田80岁……汽车元老们似乎都败在了特斯拉这个刚满十岁的电动小子手上。难道这些百年老店只能洗洗睡了? 为什么是99分? 《消费者报告》由美国消费者联盟主办出版,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组织,主要提供产品测试和产品信息。为了保证测试公正性,这份杂志从未登过广告,所有测试产品均为自掏腰包购得,靠800万付费用户维持运营。 2010年10月,《消费者报告》采用匿名的方式以5000元订金向Tesla订购了Model S,并额外选装了85kWh大容量电池组、Nappa皮革座椅、全景天窗、气动悬挂系统等。在漫长的两年等待之后,Tesla Model S于2013年1月交付杂志。 《消费者报告》测评Tesla Model S 根据《消费者报告》的实际测试,Model S 能够在5.5秒从静止加速到96.6千米/时(60英里/时)。并拥有约321公里(200英里)的续航里程。所安置在底盘中的平面式电池组会帮助车辆压低重心,在操控时也会带来更大的惯性。 《消费者报告》汽车测试总监Jake Fisher表示:“Tesla Model S充满了科技的创新感,它的加速、操控与刹车都与跑车相仿,并拥有了豪华车的舒适型和静谧性,而且它还拥有比Hybrid油电混合车型更好的能源效率。” 《消费者报告》列举出了Tesla Model S的主要优点: √实用、不费油、零排放的电动车 √目前可以买到的最牛的电动车、最小的里程焦虑、充电时间快 √在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也拥有绝佳的操控和制动性能 √弹射般的加速度 √最安静的汽车 √触摸屏响应速度快、易读,融合高科技和互联驾驶 √第三排座椅对儿童实用 √如果附近有Tesla充电站,可以免费充电 √驾驶tesla极其吸引眼球 看,真正能打动《消费者报告》的,并非仅仅因为Tesla Model S是一台电动车,更多的是他很好地平衡了性能、操控、经济性。报告中还提到,福特Focus电动车是最接近Tesla驾驶乐趣的车型,但与tesla的性能和实用性尚有较大差距。 当然,作为电动车,321公里的续航里程相对于传统内燃机的车辆来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充电时间无疑也会比加油时间更加漫长,而轿跑设计的造型也会让后车窗的玻璃面积受限制,Model S也并非毫无缺点: ×有点贵 ×不适用于长途旅行 ×大容量电池、Twin-Charging等对提高车的效能非常有用,但需要额外付款 ×当天气寒冷的时候续航里程急剧减少 ×仪表盘的控制按钮太少 ×这个价位的汽车理应提供更多舒适和高科技配置 ×上网容易导致分散注意力 ×Tesla是个新公司,因此在可靠性、二手车估值、服务网络等方面蕴含风险 最高分≠最好车 有趣的是,即便《消费者报告》给予了Tesla Model S高达99分的评分,但并未将其纳入值得推荐的车型之中。理由也很充分:Model S自2012年6月交付第一批汽车以来,尚不足一年,目前所获得的车主反馈、行驶情况远不足以对其是否值得购买做出判断。只有通过各项驾驶测验、具有平均以上的可靠性和在碰撞试验中过关的车型才会被推荐,而Tesla Model S充电及保修网络也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他的可靠性还是一个迷。 同样获得过99分的2007款雷克萨斯LS 460L就被《消费者报告》给予了肯定的推荐。从2003年起,杂志每年都会对车型进行可靠性的年度调查,并对用车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得到了一定数量的正面回馈,因此被持续提名推荐。 雷克萨斯LS的可靠性评价 特斯拉确实在性能、空间等方面明显胜出美国市场上的其它新能源车型,但日产leaf尽管只获得了69分的评价,仍然获得了推荐。从主要评价指标来看,leaf在空间表现上的不尽如人意拖了它的后腿,但由于上市时间较早,《消费者报告》连续在2011、2012年获到了众多车主的可靠性反馈。在这套评价体系里,“高分低能”或者“低分高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然,在Tesla崭获史上最高分这一事件上,更多人怀疑的是电动车性能是否已经全面超过传统燃油车?果真这样的话,那些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造车历史的传统车企,简直就要颜面扫地。 传统燃油车仍然是道路上的重头戏,《美国消费者报告》的车辆评价体系也基于此类。但如果用这套体系去评价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型时,不可避免地会“水土不服”。比如说新能源车在燃油经济性、内部空间等方面,无法与传统汽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较。 Model S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分数,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台纯粹的电动车。得益于电动机驱动,让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舱变成了一个行李箱,车尾也提供了宽大的行李箱用于装行李和杂物,而且由于没有发动机,整个驾驶过程安静得超乎所有燃油汽车。 Tesla的电池采用的是18650锂电池,相比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它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均一性好,也有安全性低,寿命短的缺点。但在此次评分中,并没有体现出碰撞保护等安全性能。而这可能是tesla作为电动车至为核心的一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Tesla拥有如此之高的分数,可算是钻了规则的漏洞。 从历史上看,《消费者报告》的评分和结论通常与车型的市场表现挂钩。比如说在2011年投入美国市场的2012款思域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10年来首次跌出《消费者报告》推荐车型行列,之前在美国市场大热的日系车,也集体在榜单中“失踪”。考虑到tesla最近消费市场和股票市场双双火爆的局面,不能排除美国想要打造一个新的“汽车梦”代言人的宏愿。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千万不要以为Tesla拿了个高分,就可以横扫一切,要挑战传统汽车巨头,他仍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
GMT+8, 2025-5-1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