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工业化外,城市化建设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并将带动专用车发展。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48%,预计到2020年可提高到60%。百万级人口以上的城市快速增加,导致对城市专用车的需求相应增长。比如,根据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城市救护车辆按5万人1辆配置,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每7平方公里要有普通消防站。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行政区划面积不断扩大,对专业运输车辆如冷藏车、运钞车等车型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依据二:经济发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带动专用车需求增长。首先,我国经济总规模扩大促进专业化分工。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一定是先扩大规模,再细致分工,我国当前正处在专业化分工由粗到细的发展阶段。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经济分类,我国经济行业类别已达20个特大类,近100个大类,小类逾千种。 其次,购买力提升有利于专用车发展。未来10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长将在9%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同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专用车需求提供强大支撑,可提高地方政府采购市政专用车的购买力。人工成本提升,也将加快专用车对人工劳动的替代。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未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的一个重要特点,将是廉价劳动力短缺、工资持续上涨,这就为专用车辆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 未来我国专用车行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通过对以往我国专用车细分车型数据、需求趋势和企业发展动向进行分析,徐长明预测,未来我国专用车行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即规模化、品牌化和集中化。 2000年,年产量超过2000辆的专用车只有零担运输车、运钞车、汽车起重车和加油车。2005年,已有7个车型的年产量超过2000辆。到2009年,有25个车型的年产量超过2000辆。校车是最典型的例子,2008年,我国专用校车年产量为82辆,2009年达434辆,2010年猛增到2181辆。今后,达到规模产量的专用车会越来越多。 “十一五”期间,我国专用车行业涌现出星马汽车、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集车辆等一批知名专用车企业。未来,随着这些企业规模不断增大,集中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广东粤海、重庆迪马、东莞永强等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的企业,产品专业化程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很高。 随着需求不断增长,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不少底盘生产厂正在重新进入这个行业,外资企业也积极尝试在我国专用车市场占据更大份额,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专用车企业既有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考验。 |
GMT+8, 2025-5-2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