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汽车 静态评测 查看内容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望未来十年

2011-7-12 09:46

摘要: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上周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3方自2008年以来第4次联合推出中国汽 ...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上周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3方自2008年以来第4次联合推出中国汽车产业研究性年度报告。此报告借助大量详实、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结果,全面论述了入世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市场形势,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和中外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权威人士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的总报告经过分析作出重要结论:展望下一个10年,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必须继续坚持走“在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加以引导,在坚持开放的同时推动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发展,在合资合作中寻求共赢的新模式,在借鉴和转化国外先进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国际汽车标准的制定当中去。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通过下一个10年的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作为一部集3方智慧编著而成的权威著作,《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主要由总报告、发展综述、入世10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究——我国乘用车小型化和轻量化节能潜力研究4个部分组成。报告全面论述了入世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其中包括: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消费政策与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与管理体制、行业标准与法规体系、对外开放与合资合作、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零部件与配套体系、进出口与海外发展等,并对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展望。同时,报告利用所建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入世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当前日益高涨的“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趋势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是最易于实施和快速见效的节能途径,并定量分析了我国乘用车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节能潜力,提出了促进汽车小型化和轻量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此外,本书还包括年度发展综述、市场景气分析、统计数据与资料汇编等例行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中国加入WTO10年来,汽车产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在开放中逐步确立了大国竞争优势。展望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产业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时期,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形势依然不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表示:“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未来10年我国汽车产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2011年汽车蓝皮书的研究成果将给业内同仁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作为联合编著方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自2008年起连续4年参与此书的筹备工作,并从企业的角度给予支持。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博士表示:“作为中国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十分重视与中国权威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合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奉献心力与智慧。”

义乌网

GMT+8, 2025-5-2 04: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