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凯雷德加价6万元、宝马X系加5万、奥迪Q5加价6万元、路虎揽胜加价35万元……尽管今年车市整体行情已不如往前,不少车型都纷纷在减价销售,然而一些豪华车型,似乎并未受影响,“加价售车”之风依然盛行。 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发现,加价售车让商家获得巨额利润,而还有另一轮更为惊人的“加价”之旅,让进口车身价倍增,成为厂家和经销商攫取暴利的工具。 记者在对比部分进口车型国内外的价格后发现,不少进口车在剔除关税、运输、仓储、检测等各种税费之后,其价格依旧高不可攀,其利润甚至远高于造价。 花样多,加价风不减 “我们不叫加价,叫外调费。”购买宝马X系列车型,均需要额外支付5万元的“外调费”和1万元的“检测费” 对于大多数车型而言,现在或许不是销售旺季,但对于一些豪华车来说,这是最好的时节。豪华车加价销售已然成为商家谋取暴利的神兵利器。 近日,理财周报记者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对加价售车现象进行调查发现,尽管车市整体行情并不太好,但部分进口豪华车加价之风愈演愈烈,几乎每一个进口汽车品牌都存在加价现象。 7月12日,理财周报记者以购车者身份来到位于北京西南三环一家名为达世行的4S店。记者首先询问的是一款凯迪拉克凯雷德SUV。 销售顾问张丽丽介绍,这款车目前店内只有一辆现车,预订的话时间说不准。“可能下月有一批凯雷德过来,但不确定。”她说。 张丽丽告诉记者,目前买凯雷德需要加价5万元。“整个北京地区都要加5万。据我所知,北京地区加得最少,其他地区像山东加15万,大连加10万。” 记者随后向凯迪拉克在北京的另一家经销商凯迪行咨询,销售人员承认凯雷德需加5万才能提车。而凯迪拉克SRX豪华版和旗舰版提车,也均需加1-2万元现金或者加一定的装饰。 记者同日致电大连鑫卡迪等数家凯迪拉克特许经销商,虽然对方给出的数字与张丽丽所言有些出入,但凯雷德提车也必须加价,金额为6万元。“主要是车少,一个月能卖出一两辆吧。”鑫卡迪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而在山东部分地区,这款车加价高达10万元。 进口宝马的现状与凯雷德相仿。7月12日,记者在北京燕宝、盈之宝和京宝行等多家宝马4S店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地区各大经销商处,宝马X系和M系(X1除外)现车紧缺,购车均需加价5万元。 “我们只有一台X6现车,卖109.5万(厂家指导价为104.5元),加5万块钱。X3有少量车。也加5万。”北京盈之宝4S店销售人员白珍介绍,宝马X系、M系均无现车,可以预订,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提车”。 而当天记者还咨询了广州等地的多家宝马经销商,他们多称宝马X系不需加价,然而当记者继续问到一些车型报价时,其给出的价格又明显高于厂家指导价。 对此,广州粤宝宝马4S店销售顾问周立波给出了解释。“这个我们不叫加价,叫外调费。”他说,在广东地区,购买宝马X系列车型,均需要额外支付5万元的“外调费”和1万元的“检测费”,其实就是加价售车。 多番“注水”,身价陡增 进口车一般是船运,一辆进口车从美国运至这些港口,费用大概为1000美元左右,如果从欧洲运过来,可能稍贵一些 “配置一模一样的凯雷德,在美国只需47万元人民币即可,而在国内报价竟然高达145万元。”刚从美国回来的佟先生准备买车,但国内外同款汽车价格差额让他只有惊叹。 虽然早对进口车国内外的价格差异有所耳闻,但如此大的价格差距,确实有些让人看不懂。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经销商涨价,进口汽车从国外生产线到国内各家4S店,身价已然发生巨变。 “进口车到国内,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这些都需要成本。”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存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进口车从原产地到国内的经销商手中,需要出厂检测、国外运输、报关、国内运输、再检测、仓储等多个环节,最后再加上经销商的利润,进口车的身价自然要高出原产地价格不少。 “这其中每个地方都增加了车的成本,其中,以关税等最高。”王存介绍,需要经过一系列报关手续,缴纳较高幅度的关税。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国,进口车报关过程中需缴税种主要包括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税率分别为25%、1%-40%、17%。其中,消费税主要依据汽车排量来征收。 根据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汽车排量2.0升以下,消费税率最高为5%;2.0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税率为9%-12%;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税率为25%;而对于排量在4.0升以上的大排量汽车而言,税率最高,达到40%。 相比于各种繁重的税费,进口车在国内外的运输、检测、仓储等费用要少得多。 天津进口车报关行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进口车一般是船运,目前,我国进口车到岸港口主要为天津、上海和广州三港,一辆进口车从美国运至这些港口,费用大概为1000美元左右,如果从欧洲运过来,可能稍贵一些。 据了解,一款进口车进入国内之后,其价格主要由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其他费用及利润等几部分组成。 进口车到港后,到岸价相比出厂价增幅不多,但经过一轮报关程序之后,身价立马陡增,而最后到各经销商处,车价经过多番“注水”,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价格,已是高得离谱。 |
GMT+8, 2025-5-2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