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理质效凸显……这是铭记在人们脑海里的上溪印象。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云上之溪的风貌更美了、百姓更富了、区域发展更协调了。 这一年,上溪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坚决贯彻落实省、金华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锚定“一二三”发展战略,上下齐心、团结奋斗,各项工作硕果累累、可圈可点,交出了一份份实干担当、奋勇争先的亮眼成绩单,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这一年,随着工业强镇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溪镇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3年底,镇域范围内,工业园区占地5.64平方公里,各类企业1676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7家,是以智能制造、玩具、塑胶、工艺饰品、新材料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进入发展新阶段,需要以更大勇气、更大担当、更大智慧闯新路、出新招、谋新篇,演绎‘工业强镇’的精彩‘蝶变’。”上溪镇党委书记王志强坚定地说,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正发扬“上品”精神奋力拼搏,一往直前抓项目,凝心聚力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小城市,全力打造义西中心镇。 “强势崛起” 制造业投资稳居全市首位 作为浙中的重要区域,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上溪高质量发展的根基。2023年,上溪镇狠抓产业项目推进和制造业投资等工作,让重点项目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1月30日,在浙江印象美谷新材料科技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里,法国进口的无纺布生产线上机器轰鸣,精开松、梳理成网、水刺等流程运行井然有序。“整条生产线只需要12个员工,一年的产值可以达到一亿元。”“印象美谷新材料”负责人徐仁义介绍,“国际先进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能耗降低了30%。眼下,公司吞吐量挺大的,每天可生产无纺布40吨,订单排到了春节前。” “印象美谷新材料”所在的浙江印象美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走进产业园,12栋七层高楼矗立在绿水青山之间。2023年,浙江印象美谷科技创新产业园完成制造业投资1.1亿元,占上溪镇全年制造业投资的20%。 “这些投资除了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外,还用于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徐仁义介绍,去年11月,浙江印象美谷新材料科技公司投资3045万元用于数字化建设项目,通过ERP、MES、MOM、WMS等系统互联将生产现场管理流程集中在一个平台上,积极打造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品牌运营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 “上溪镇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大项目‘压舱石’作用凸显。”上溪镇副镇长李臻介绍。全年,金华市四个重点工业项目——浙江印象美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浙江巨杰新材料有限公司、义乌市神吉锁厂、义乌市双剑包装有限公司完成制造业投资25435万元,占上溪镇制造业投资的40%。 全年镇财政总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41%;有效投资9.07亿元,同比增长26.32%;制造业投资6.41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这是上溪镇交出的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腾笼换鸟” 助力工业质效双进 1月31日,上溪镇千千文化地块项目实现摘牌。“这块地是十余年前拍卖来的,之前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一直无法开发。为此,我们只得把生产加工基地设在家乡重庆。”义乌市千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华明介绍。 “千千文化用品”深耕圣诞用品和年画等文化用品领域多年,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千千文化地块项目位于“千千文化用品”企业内,占地1000多平方米。“这个地块重新启动后,将为企业腾出新的发展空间。我们规划建设仓储和生产用房,待投入使用后,员工人数将增加一倍,产能将提高50%。”彭华明感激地说,自2015年成立以来,企业发展迅速,“义乌信息源丰富、物流发达、配套完善,是我们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我们常常自诩为‘产业园丁’,主要负责为企业提供路径规划和资源保障等服务。”上溪镇经发办主任吴献民笑着说。 营商环境优,则市场活力强;营商环境好,则发展后劲足。为了解决同乐玩具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上溪镇协助企业办理了规划变更,并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在岩口水库灌溉渠上架桥铺路,解决了企业无法进出的难题……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建的这栋“7字形”厂房占地约2200平方米,规划建成8层高。“厂房已处于收尾阶段,预计今年6月投入使用,再过几个月,制约公司发展的场地不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此,义乌市同乐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恃洪满怀期待。 据悉,自上溪镇经济发展全链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协调解决长新传动、泰乐机械等企业厂房受限等困难问题200余个,助推工业质效双进,“有困难找全链服务队”已经成为上溪企业家的共识。 2023年,上溪镇坚持谋划、攻坚、签约、腾空、拆除全流程闭环,相继完成岩湖路区块33亩工业有机更新攻坚、上溪之心原亚飞不锈钢厂区10亩有机更新攻坚;有效处置43亩工业低效用地,招引5家高税无地企业安置;推进工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重新启动潮涌路1号地块、千千文化地块项目等,盘活僵尸用地26余亩……这是上溪镇交出的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凤凰涅槃” 打造模具产业聚集地 从疏港快速路西城路路口左拐进入四通路,义乌模具城三期一阶段工程的建成大楼映入眼帘,显得格外恢宏……2023年,上溪镇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厚植模具城、传统制造产业优势,打造市场发展平台,推动模具加工、创新设计、机械装备、原辅料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上溪集聚。 上溪镇“东大门”提升工程于去年年初启动,建设规划用地150亩,总投资约15.6亿元。“工程范围主要涵盖四通路上城路段至百安街段两侧区域,里面有5栋老旧厂房,大都建于20世纪80年代,十分破旧,产能低下。此外,还有30多栋破旧的村民房,很多已年久失修。”上溪镇党委委员王利双介绍,“东大门”提升工程旨在腾挪产业迭代空间,推动老旧区块“凤凰涅槃”,通过培育模具城千亿产值,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落地,吸引更多第三产业与优质服务项目进驻,进一步提升该区块品质。 抬眼看去,在义乌模具城三期一阶段新建工程对面,还有在建工程,这是“东大门”提升工程的住宅楼、人才公寓、高档酒店等配套用房。“主要是为了满足模具城经营人员的住宿要求,同时还将吸引模具行业的中高级人才买房置业,落户上溪。”王利双说。 产业集群发展,老百姓是直接受益者。依托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优质的人才成长热土,义乌模具城大量的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选择在上溪镇安家置业,周边村民房屋租金水涨船高。“本村村民只有1248人,外来人口达到了6000余人。‘东大门’提升发展,为我们村带来了新机遇。目前,村里也在积极布局超市、饭店和宾馆等配套设施,不少村民正着手将房屋进行改造。”看到家门口日新月异的变化,贾伯塘村党支部书记贾小龙十分振奋。 贾伯塘村的发展是上溪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该镇20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较2022年实现翻番,连续两年发展村集体经济考核全市第一…… “扶强扶优” 规上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1月29日,“巨杰新材料”举行开业仪式,庆祝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到这个月底,我们的20条吹膜生产线能实现达产,月生产共挤膜达4000吨。”作为去年二季度月度升规企业,“巨杰新材料”负责人齐志平感触颇深。 “巨杰新材料”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塑料包装气柱膜、新型包装膜材料的企业,在国内包装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项目落地上溪后,供应与销售均十分便捷。然而,企业拿地后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前年3月拿地,5月开工,但如果要赶上菜鸟、京东等商家的投标项目,厂房建设特别是生产车间建设就必须提前6个月工期完成建成验收。”当时,齐志平焦急万分。 在了解企业需求后,上溪镇采用分段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创新举措,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并邀请365政务服务中心上门提供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免费代办一条龙服务,变“企业跑”为“干部跑”,助力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巨杰新材料”提前半年完成共挤膜生产线车间的投产使用,顺利参与项目投标。“眼下,公司月产值超过2000万元,今年的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规模。”齐志平说。 以发展论英雄,浙江印象美谷科技创新产业园行动起来。“目前,招商入园企业2023年规上企业已有3家。”徐仁义告诉记者,该产业园坚持招商美康相关企业,以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共研共享管理创新,引领行业升级发展,同时导入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智能化生产,实现智慧办公、智慧能源、智能物业管理,不断提升入驻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 2023年,上溪镇规上工业产值40.17亿元,同比增长5.84%;谋划亿元以上义乌市重点产业项目5个,完成企业“小升规”24家,完成数据全市第一……这是上溪镇交出的又一份亮眼成绩单。 “招才引智” 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能提高了40%以上;产值同比翻番,年产值超过3800万元……”昨日,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2023年度经营业绩总结报告新鲜出炉,喜人的数据让总经理吴为生喜笑颜开。 “长新传动”坐落于义乌聚邦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机械传动产品的国家级高新企业,它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自主研发的丝杆长度平均一米左右、精度误差控制在正负0.05毫米范围之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去年是我们公司的转型突围年,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吴为生介绍,年初“长新传动”投资1000万元购买设备,同时引进高级人才,积极拓展半导体新能源市场蓝海。3月中旬,公司与“浙江大工匠”王关根达成合作意向,围绕“数控机床调机技能人才培养”等项目,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落地。通过王关根团队的带动引导,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完成了关键技术“破题”,形成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此,上溪镇牵头成立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会员包括110多家单位和个人。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首任会长叶建阳介绍,协会组建了一个由多所大学、企业和学术机构组成的顾问团队,其中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为协会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推进义乌智能制造产业链升级。 在义乌模具城,每月都有一个“保留节目”:举办以“政产学研”为主题的模具与智能制造行业交流研讨沙龙,智能制造行业代表与模具城优质经营户代表齐聚一堂,为优质人才与院校、企业、平台等资源搭建对话桥梁,实现双方的高效对接……这样的生动案例,在上溪镇不胜枚举。“智囊引擎”为园区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3年,上溪镇以高层次人才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引进8名中高级人才,协调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1个;培育科技企业阶梯式成长,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实现高新产业技术投资1.46亿元,同比增长58.6%,完成技术交易额0.72亿元。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新产业”展现新未来。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落地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义乌“西大门”。一组组突破数据和转型升级画面的背后,彰显了上溪镇推动工业经济“从无到有”转向“量的扩张”再转向“质的提升”的蝶变历程,见证了全镇工业在转型发展之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蹚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激活了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谱写出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小城市新篇章。 |
GMT+8, 2025-7-2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