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汽车 媒体试驾 查看内容

试驾体验丰田iQ 1.3L版

2011-8-19 10:19

摘要:   有些车辆的设计成果标榜着跨界、多功能,融合着各项概念形为一体,欲打造成一辆广纳市场川河的产品;另外有些车辆,定位极为明确,在产品发展时即锁定主打客户,以该客群之需要,亦步亦趋的形塑成最终成果,客群 ...

  有些车辆的设计成果标榜着跨界、多功能,融合着各项概念形为一体,欲打造成一辆广纳市场川河的产品;另外有些车辆,定位极为明确,在产品发展时即锁定主打客户,以该客群之需要,亦步亦趋的形塑成最终成果,客群数量不见得可观,但明显的设计特征却可马上引人注目。 


  丰田iQ 

  在这类为锁定主打客户而发展的产品中,通常有其特别之处,以白话一点的说法,这辆车可能不是特别小,就是特别大;或是特别便宜、特别贵、跑得特别快、造型特别怪异等等,关键字就在于“特别”,就像2002年Smart汽车刚进入台湾那样的特别与引人注目,小巧的车身在一般停车格中近乎可塞进两辆Smart Fortwo,摩登的造型总是于道路之上引起侧目。

  乍看之下有如小上一个尺码的雅力士,丰田iQ在国内首度亮相于2010年台北车展上,小巧可爱的造型吸引了不少镁光灯焦点。而在8年后的今天我们中握着一辆更为特别的小车,不叫做Smart,而是日本汽车大丰田所生产的iQ。   

  车头与车尾造型 

  丰田iQ的发展过程由200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的iQ Concept,量产实践发表于2008年日内瓦车展之上。而与丰田iQ互为双生车的Aston Martin Cygnet,其原型车定装于2009年10月。

  ● 打破框架的iQ理念

  以iQ Concept为量产实践品之丰田iQ,世界首发于2008年日内瓦车展之上。由法国Nice尼斯丰田Europe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欧洲设计研发中心设计的iQ,产地源自日本,车系命名由来以头文字“i”代表着“individuality个人”、“innovation创新”与“intelligence智慧”;“Q”字母则简单的代表着“quality品质”。

   


  丰田iQ总工程师Hiroki Nakajima心中理想的iQ代表着,A级距的迷你车,动态展现超越B级距,同时内外观质感达到C级距水准。 

  丰田iQ总工程师Hiroki Nakajima在车系发展过程中讲到,他所著迷的是打造一辆小巧但精致无比;结实却又饱含性能的作品。打散脑子里面所有传统车辆框架,提供一个全新价值与理念,让车辆本身散发出强烈印象,最终顺应发展出车用生活新方式与新娱乐,丰田iQ应然而生,成为A级距的迷你车,动态展现超越B级距同时内外观质感达到C级距水准。

   


  丰田iQ 

  在试车组手中的这辆iQ乃为丰田总代理和泰汽车于2010年台北车展上之展车,在经过逐车认证手续后,合法挂牌上路。让和泰汽车展现强烈导入意愿的iQ,自2008年起便与日本原厂规划导入作业,直至目前售价谈判仍是最终关键,这也是国内消费者仍不见iQ上市身影的主要原因,将来和泰若有机会将iQ售价压低至80万元以下,那么市场竞争力始有可为。

  小巧短捷的iQ,在试车组驾驶于车水马龙的街头时,引起许多用路人的侧目,然台湾市场始终不见iQ的上市,主要原因仍在等待和泰汽车与丰田日本原厂的价格谈判。

  外型介绍

   ● 短小精悍,iQ不显单薄 以车身造型来看,传承丰田“J-Factor”日式设计概念的iQ,浑然散发的和风浓烈,短捷的车身以轴距达到2000mm,同时车长仅有2985mm之谱,比起现行丰田雅力士掀背小车缩短80厘米之多;然在车体比例上相形宽阔的iQ,车宽达1680mm,比起雅力士仅减少15mm。 丰田利用车身规格的把戏,让迷你的iQ不显单薄与势弱,反而带点短小精悍的霸气,而这股霸气更可延伸到车头的造型设计,尤其在车灯与钣件的运用上。

   


  丰田iQ侧面 

  以车身造型来看,传承丰田“J-Factor”日式设计概念的iQ,浑然散发的和风浓烈,短捷的车身配上短捷的前后悬,带点短小精悍的霸气。

  蝉翼形车头灯,在iQ车前成为主要视觉重点,利用发动机盖边缘与微幅的钣件折痕,带出锐利眼神与类似子弹列车般的弧形车鼻,水箱护栏的设计上,iQ仅留以一道长条开口,保持车头线条的完整性,梯形下气坝左右,两道前凸的轮拱肌理,点明了iQ的动感意味,同时更显车体的宽扁低矮以及四轮的扩张性。

   


  前脸与细节 

  iQ利用发动机盖边缘与微幅的钣件折痕,带出锐利眼神与类似子弹列车般的弧形车鼻。两道前凸的轮拱肌理,点明了iQ的动感意味,同时更显车体的宽扁低矮以及四轮的扩张性。

  视线来到iQ的车侧,珠光白的车色与轮弧,半圆形圈住16铝圈,显现了短前后悬设计,较为圆润的车头线条,来到侧面则改写方正,肩线平整且锐利划入车尾。车侧窗面积与车门比例相较,较为收敛。至于车后C柱部位的“S”形线条搭配侧后窗,些许点缀了iQ车侧生动气息。

   


  尾部与细节   

  平面下切的车尾部分,仍以两道轮拱肌理最为明显,而上窄下宽的的梯形重心车体设计,在视觉上于车尾最为明显。圆润与棱角并成的尾灯组,灯壳以红白红三色相间,唯置于左侧尾灯组内的倒车灯,让右灯壳以红白相间呈现,并打造左右不对称设计。

  圆润与棱角并成的尾灯组,灯壳以红白红三色相间,唯置于左侧尾灯组内的倒车灯,让右灯壳以红白相间呈现,并打造左右不对称设计。

  小而精致从来就是身在岛国且寸土寸金的日本人之专长,不管食衣住行育乐,小处从洋果子零嘴,大处到建筑、车辆等,都是日本人巧思的发想所在,那么iQ则可算是日本精神的延伸、J-Factor的实践。

12下一页

义乌网

GMT+8, 2025-5-1 21: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