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汽车 媒体试驾 查看内容

试驾体验丰田iQ 1.3L版

2011-8-19 10:19

摘要:   有些车辆的设计成果标榜着跨界、多功能,融合着各项概念形为一体,欲打造成一辆广纳市场川河的产品;另外有些车辆,定位极为明确,在产品发展时即锁定主打客户,以该客群之需要,亦步亦趋的形塑成最终成果,客群 ...

  内饰空间介绍

   ●着眼小处,打造大理念

  在理念上Hiroki Nakajima认为,设计iQ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将这辆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工程作品,达到尽善尽美。 iQ的革命角色是丰田将来所有小型车的发展雏形,着眼于小细节会是前景的大事件。

   


  丰田iQ内饰 

  iQ空间打造六大巧思:第一,小型化差速器运用。第二,薄型车底油箱。第三,空调系统缩小改装。第四,非对称式中控台。第五,小型化转向系统。第六,座椅薄形处理。造就了迷你车体的车内空间。

  的确!坐入车室之内,所见所及的安排让iQ拥有不同于一般尺寸车辆之设计,车室空间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形体,iQ无形中成为工程团队展现规划与设计的画纸。主要变革第一项,iQ前座左右座位采不对称设计,在副驾驶座取消手套箱空间,争取出一块座椅前挪区块。

   


  内饰细节 

  一来增加了副驾驶前方腿部空间,二来延伸至左侧二排座位也将拥有较大的膝部空间,相对的缺点则是因手套箱的取消造成置物空间减少。第二项变革,中控台完全取消多媒体音响娱乐介面,仅留存单片CD吸入开口,然音响的操作大权完全掌握在驾驶手中的方向盘音响控制。

  ● 空间魔术师的高IQ

  “Kakushin”是TMC总裁Katsuaki Watanabe对iQ室内设计的评论,代表着革新、革命性的变革或是基础的转变。 Katsuaki Watanabe表示要让消费者了解,iQ在所有可能之处,进行了彻底、根本的完全进化。

  虽是车格迷你的微型小车,iQ的贴心的细节配备包括有车室后照镜自动防眩、前座车椅加热等系统。

   


  前排与后排空间 

  但就美感设计而言,试车组认为iQ的内装引人注目、带点新奇的鲜度,但或许称不上质感别具与亮丽动人。中控台的悬浮式V形配置,主要功能为衡温空调系统的设定输入,与仪表板、车门把手呼应的波浪设计,源自于Manta ray fish鱼的启发,是车内较为鲜明的设计感受。

  表面颇富质感的金属烤漆,在艳阳下却会造成中控台的反光,影响行车视线。皮革与绒布双拼车椅,在头枕部分采一体式相连,也是车内较为特殊的运用。然这辆欧规的iQ车内装载了许多贴心小配备,例如车室后视镜防眩、座椅加热、投射式LED阅读灯等功能。

  皮革与绒布双拼车椅,在头枕部分采一体式相连,也是车内较为特殊的运用。虽以3+1后座空间安排,然在实际体验过iQ的左后方座椅后,以笔者170厘米的身高为参考,已无膝部空间可言。


  车内气囊  

  虽以3+1后座空间安排,然在实际体验过iQ的左后方座椅后,以笔者170公分的身高为参考,已无膝部空间可言,但再回想iQ的身体尺码,仅比Smart Fortwo加长290mm,加上前置发动机的安排,这样的表示可说是可圈可点,完全是空间魔术的展现,至于右后方座椅,则仅能提供孩童乘坐。当然可倾倒打平的后排椅背,在iQ之上则是不可缺少基本功能。

  在车内随处可见的SRS AIRBAG标记,待试车组一路数完,iQ全车共拥有9具安全辅助气囊,包括两具车前气囊、一具驾驶座膝部气囊、一具副驾驶坐垫气囊、两具车侧气囊、两排车侧气帘、与车后挡风玻璃释出的尾窗气囊,提供乘客如同包围在气球内部的保护。

12

义乌网

GMT+8, 2025-5-2 0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