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学会欣赏自己。” 2岁以下的孩子拒绝同别的伙伴玩?这很正常,这个阶段他很还没准备好与小伙伴正式开始交往,他还等着你递给他玩具呢,而不是主动参加别的小朋友的游戏! 即使大一些的孩子,你也没有必要一定出马,“催促”他变成交际明星。一般情况下,孩子要到3岁左右,才能找到一个他喜欢的小伙伴或加入一个小团体。 而且,每个孩子的个性及交往特点都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朋友不多,但照样很充实、快乐。对这样的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个性更重要,而没有必要强迫他像别人一样“活跃”。 关键要多观察,看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也感觉很快乐?能玩得很开心吗?如果是,你就不必担心,一旦他准备好就会和别人一起玩了。 8.“合群的本质是尊重别人。”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欢迎。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明确界限,这其中就包括不能抢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事实上,合群最本质的含义就是尊重别人。想想看,随便打断小朋友的谈话,在大家看书的时候高声喊叫,强迫小朋友遵从自己的游戏规则……都会给小伙伴带来不愉快的感受。 要让孩子逐渐明白,小伙伴不是玩耍、摆弄和听话的玩具,他们也有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但要记住,教会孩子这一点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也不要期待立竿见影,你需要持续地努力与耐心。 9.“从兴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的小家伙不想加入到其他的小朋友当中,并非表明你的孩子无法和别的小朋友发展友谊,也许只是他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 如果孩子对打打闹闹的游戏兴趣不高,那么可以准备一些安静的游戏,找到这方面有共同兴趣的孩子,也许会有些突破: 融入不了大的群体,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或者玩一对一的游戏应该相对容易一些。 给他安排长时间接触一个小朋友的机会,让孩子积累和别人玩的经验。这样,即便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仍然不太适应,但至少有了玩伴,跟别人玩的本领也会比原来多一些。 Tips 发现、模仿、交流:社会交往的几大阶段 0~3个月:合群从妈妈开始 1个月大时,宝宝就可以区分出妈妈的声音,而且能够识别她的脸。当妈妈说话时,他开始偷偷模仿她的嘴形。在差不多 6 周的时候,妈妈成为他最亲近的好朋友。 3~ 5个月:熟人圈逐渐扩大 虽然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但宝宝并不只是要妈妈,他还要用哭叫来召唤爸爸、爷爷、奶奶等周围的人,也会随着周围人不同的反应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慢慢地,“熟人圈”逐渐扩大。 6~ 9个月:认生危机 进入有名的“8 个月婴儿的认生危机期”。婴儿的认生是非常有益的,这证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熟悉面孔和陌生面孔的区别。而这时候小宝宝之间还是互不理睬,偶尔会有极短暂的接触,如彼此看一看,笑一笑或抓一抓。 |
GMT+8, 2025-5-11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