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婴儿期(1-12月) 查看内容

如何帮助宝宝锻炼咀嚼肌

2011-11-25 14:51

摘要: 宝宝一出生,就知道吸吮妈妈的乳头或奶瓶的奶嘴,与生俱来,不用谁教;但是,等他们长大以后,吃饭要靠牙齿咀嚼,而咀嚼能力并不会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形成。

宝宝一出生,就知道吸吮妈妈的乳头或奶瓶的奶嘴,与生俱来,不用谁教;但是,等他们长大以后,吃饭要靠牙齿咀嚼,而咀嚼能力并不会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形成。

专家提醒:从6个月添加辅食起就要练习咀嚼,食物要从“泥”、“丁”逐渐过渡到“块”。

水果榨汁喝、蔬菜捣烂吃 7岁小丫“饿”得面黄肌瘦 牛奶、鱼虾、瘦肉、蔬果,一样都没少吃,可7岁的彤彤仍然“饿”得面黄肌瘦,比同龄孩子矮了不少。她还三天两头感冒、发烧,误了不少课时。前段时间,母亲刘女士带彤彤到医院进行营养咨询,结果并非吃得差,而是喂养方式不当。

原来,直到彤彤两三岁时,她吃水果、蔬菜,不是榨汁就是做成糊,导致咀嚼力不仅没得到必要锻炼,反而越不用越差劲。现在,她不光满口牙齿长得歪歪扭扭,吃下的食物由于没经过细嚼慢咽就进了肚里,自然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更何况,她吃水果是榨汁喝,吃一些大块蔬菜还得捣烂再吃,这也会流失一部分营养。久而久之,彤彤营养不良了。

在儿科门诊上,类似刘女士忽视孩子咀嚼力锻炼的家长不少。“前天,林州一个3岁男孩,到现在喝汤吃奶都抱着个大奶瓶,吃苹果也得切成很薄的片。”郑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孩子七八个月大时,有时吃菜往外吐,家长就觉得他还没咀嚼能力,以为大点就好了。其实,咀嚼力和大脑一样,越用越灵活,久滞不用,功能下降了,孩子也养成了食软不食硬的坏毛病。

该院儿童牙病科副主任医师李路平说,咀嚼能力不仅仅关系着能否将吃进肚里的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如果孩子不经常咀嚼,颜面肌肉就得不到锻炼,这可能影响颌面发育,不利于牙齿萌出及排列整齐。此外,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孩子咀嚼时,大脑的血流量增大,对神经、大脑发育也有好处。

锻炼孩子咀嚼力 忌食物精细和吃手指宝宝刚出生,都是母乳喂养或喝配方奶,只需吮,不用嚼。但是,从6个月添蔬果、肉类等辅食开始,就到了让他锻炼咀嚼能力的关键期。

李路平说,一开始,让宝宝吃米粉或菜泥、肉泥等流质、半流质辅食,等他们适应以后,可以将蔬菜切成小丁,拌进米粉糊里,这样他光吞咽就不行了,需要一定咀嚼,但不费劲。

“最初,宝宝可能不接受掺在米粉里的小菜丁,甚至会把它吐出来,妈妈们千万别轻易放弃,等他饿了再尝试,会容易得多。”朱晓华建议。

如此,食物从小丁逐渐到小薄片,薄片切得越来越厚,孩子不光咀嚼力增强了,也有利于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除了饮食上不能太精细,防止牙齿龋坏对保护宝宝的咀嚼能力也很重要。“一旦牙齿龋坏,不仅咀嚼面小了,吃东西还会疼,孩子就不愿意也不容易嚼烂硬食。”李路平提醒家长,必须合理控制孩子吃甜食尤其是糖果:

1、吃糖选在正餐前。吃糖后马上吃饭,特别是一些加工不精细的五谷杂粮,孩子咀嚼过程中不仅能洁净牙齿,还可降低口腔酸度,减少龋齿。

2、不随意吃糖。蛋糕、糖果等甜食,要吃一块儿吃,别一会儿吃蛋糕,过一会儿又吃糖果,口腔长期处在酸性环境下,牙齿易脱矿,会增加龋齿风险。

3、睡前不喝酸奶,喝完刷牙漱口。否则,酸奶又甜又酸,牙齿更容易龋坏。

此外,家长还要避免孩子吃手指、用嘴呼吸、吐舌头等,这可能影响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多少会影响咀嚼力。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凝聚人道力量 传递博爱情怀  300多名志愿者参与“5·8人道公益日”活动

义乌网

GMT+8, 2025-5-9 2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