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准妈妈 查看内容

北京近年新生儿增长情况

2012-1-10 10:14

摘要: 人口老龄化状况 北京近年新生儿增长情况 龙宝宝 龙,是神圣、吉祥、高贵的象征。它虽是一种虚构,却凝聚和积淀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取向。 2012年,将迎来又一个龙年。在这一年里,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早已盘算好,将自己 ...

未来

“龙宝宝”或将一生排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翟振武教授认为,每一次的生育高峰,都是对上一次高峰的复制。

这预示着,这批“龙宝宝”从一出生,就搭上了一辆在高峰时间驶出的公交车,从出到死,一生都在排队。

也就是说,“龙宝宝”从出生住产房,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拥挤的生存状态以及激烈的竞争将存在于“龙宝宝”生命历程的每个时间节点上。

扎堆生育,使原来平稳的年度人口规模曲线变得突升突降,不仅造成“一生拥挤”的窘况,更导致政府在对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进行配置时难以准确判断和合理规划,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无序和低效。

2012年将达生育峰值

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北京育龄妇女人数由2000年的411.9万人,增加至2005年的466.9万人,净增55万人,生育旺盛期年龄组(20—29岁)妇女净增25.6万人。

目前,本市正处于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教授陈卫表示,据预测,北京市的人口在2005年至2020年之间,在生育水平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和2013年北京20至34岁育龄妇女会达到峰值,分别为251.7万人和251.8万人,明显高于前几年。

其中,2012年北京0岁人口将达到17万人。据了解,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北京新出生人口均达到了这个数量线。

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育龄妇女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本市新生儿出生“助力”。但从整体看,北京新生儿出生率与以往基本持平。现实压力、思想转变使得“生育高峰龄”日渐后移。

与此同时,北京市的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2000年统计时有114.8万人,2005年增至166万人,2010年增长至170.9万人。

问题

人口结构失衡影响社会发展

“千禧宝宝”、“金猪宝宝”、“龙宝宝”这些“扎堆”出生的孩子们助长了当年的人口增长。

这种人口数量的“激增”情况,在翟振武教授看来是一种失衡的状态。这种状况势必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给人口老龄化带来影响。

市民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市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35万,占户籍人口的18.7%。

“十二五”时期,老年人口将以年均17万的数量增长,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2.8个百分点,处于快速增长期。

据预计,到2015年,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0万,占户籍人口的23%;65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12万,占户籍人口的15%;8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4万,占户籍人口的4%。

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平。

目前的人口问题已经从“数量增长压迫型”转变为“结构失衡制约型”。翟振武认为,这种结构性失衡会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震荡性影响。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义乌网

GMT+8, 2025-5-11 19: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