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华(化名)抬头看看交通灯,马上就变红灯了,他急踩油门,车子冲了过去,真是运气,他连连庆幸。
“跑快点,希望今天能多赚点”。任华在温州市区开了5年多出租车,5月25日这天,他赚了380元钱,给公司付了180元管理费和100多元的燃油费,剩下100元才进自己腰包。
为了解决交通难题,温州市去年投入了350辆以服务为主的公营性质的出租车。任华原以为能缓一口气,结果发现,偏高的“班费”令他却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350辆公营性质的出租车分别归在6家公司旗下,司机每天上交300元班费,而这些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可能还不到100元。有人说,今年以来出租车经营权转让费暴跌一半以上,跟这350辆所谓的服务性质的出租车投入运营不无关系。由于客源相对稳定,车多了就意味着每辆车的收入减少了,愿意开出租车的人越来越少,新增车辆冲击了私营化的司机资源。
经营权价格暴跌
“最近一次交易价为58万元。”温州市区的何阿贵一直关注出租车经营权价格的变动。去年,他花120万元买了辆出租车的经营权,夫妻俩轮换着开。不曾想,出租车经营权证交易价格如自由落体般,以每月七八万元的幅度暴跌,最近一次更是跌破60万元。
温州市出租车转让费早在1998年时就超过了60万元。当年,温州市政府对300辆车进行招投标,每辆车经营权转让费的成交均价为68.8万元。
这期间,经营权价格一路“高歌猛进”,2007年,更拍出了142万元天价。随后几年里,出租车经营权证交易价格在125万元左右波动。
除了车主,暴跌也苦了出租车承包人。
老林去年10月份以8700元的月承包费从车主那里承包了30多辆出租车,承包期为6年。当时转包给司机的日租金约400元,算上保险、税费等3000多元的经营成本,一台车每月稳赚1000元。
按目前行情,每辆出租车的日租金大幅下降,每月亏损6万元左右。据老林说,有一位姓陈的承包人租了近300辆车,每个月的亏损在五六十万。
由于承包人和车主签订的合约一般为五六年,车主要求按当初的合约进行支付。有承包人无力履行合约,陆续被车主告上法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光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陈一来接手的类似案件就有26起。
“承包人要求解除或变更合同,车主却不同意。”温州市出租车协会常务副会长焦小春说,这段时间,他分别与承包人代表和车主代表沟通过了,分歧仍然很大。
焦小春认为,出租车经营权证交易价格暴跌的原因是司机缺口大。
“前些年,司机等着找出租车,如今,却是出租车找司机。”温州龟湖路一家出租车介绍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贷款困难也是造成出租车经营权证价格走低的原因之一。今年银行收紧信贷,温州市各大银行都不再受理出租车权证抵押贷款业务。
有人说,经营权证交易价格暴跌也与新增加的350辆出租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