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准妈妈 查看内容

孩子身高要从胎儿期发育抓起

2011-4-26 12:18

摘要: 导读:“我的孩子身高总是不见长,担心死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常见父母为孩子身高发愁。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营养的孩子为何还是长不高呢?专家指出,这是孩子“先天不足”的表现,不“够秤”的孩子会否成 ...
       导读:“我的孩子身高总是不见长,担心死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常见父母为孩子身高发愁。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营养的孩子为何还是长不高呢?专家指出,这是孩子“先天不足”的表现,不“够秤”的孩子会否成为“矮个儿”主要取决于胎儿期发育程度,而多数家长却毫不重视。

     “我的孩子身高总是不见长,担心死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常见父母为孩子身高发愁。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营养的孩子为何还是长不高呢?专家指出,这是孩子“先天不足”的表现,不“够秤”的孩子会否成为“矮个儿”主要取决于胎儿期发育程度,而多数家长却毫不重视。

胎儿期发育不良易成“矮个儿”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钟细霞主任医师曾在去年12月底寄出200多封信,提醒曾出现宫内发育迟缓(通俗地说就是胎儿期发育不良)的小孩的家长应到医院儿保科为小儿建立档案,接受专门医师根据小儿情况而制定的干预措施和营养指导。然而此举并未引起家长的重视,他们的反应并不积极!钟细霞主任对此“恨铁不成钢”:“父母应重视宫内发育迟缓儿的生长发育,应按照医生指导给予必要的监测和干预!”

       她称,胎儿生长发育与遗传、营养、环境及母亲妊娠期疾病等很多因素有关。胎儿期发育不良的孩子,即使足月(≥37周胎龄),出生时体重仍明显低于同胎龄、同性别的胎儿。据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随访观察,胎儿期发育不良的儿童在成年后发生身材矮小的风险极高,部分患儿因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呈现生长落后的情况,并容易发生性早熟和各种代谢紊乱,尤其是生长时身长不足46厘米者,成人后有半数身材矮小。若不及时诊治,严重者会影响认知能力的发育。因此,家长应给予必要的重视,而不应过度乐观认为孩子是“大智若愚”、“大器晚成”。

早治可使生长发育接近正常

       涛涛从8个月开始身高就一直没有变化,直至2岁仍然不足65厘米。涛涛父母个子都不矮,对朋友说的孩子到了发育期就自然会长高的说法还留了个心眼,于是在朋友介绍下到医院检查,这才得知孩子的生长激素水平很低,应尽早开始生长激素治疗。经治疗,涛涛的生长发育基本接近正常,现年11岁的他,不仅身高接近同龄正常儿童,而且智力发育良好,画画特别优秀,多次获得当地和国家的奖励。

钟细霞主任医师表示,像涛涛这样幸运的患儿事实上并不是太多。但儿童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才能对孩子体格发育、心理发育等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但事实是,近半就诊的患儿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多因家长对患儿生长发育中不正常的现象缺乏重视,或者抱着观望、任其自然的态度。钟主任建议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孩子出生体重、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的孩子,出现过高、过矮、过胖过瘦或其他异常情况,更应到大医院及早进行保健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专家提醒

若满37周龄胎出生的男孩体重小于2386g,女孩体重小于2274g;胎龄满40周出生的男孩体重小于2840g,女孩小于2747g,家长应给予关注并咨询专科医生。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义乌网

GMT+8, 2025-5-2 00: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