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锻造“三色” 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惠民温度

2021-11-1 10:44

摘要: 市执法局深入推进“民呼我为”实践行动 “垃圾不能随手扔,而且要准确分类,否则有可能面临高额处罚,个人最高可罚2000元……”近日,身穿红马甲的执法队员化身垃圾分类义务宣讲员,走街串户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法律知 ...
市执法局深入推进“民呼我为”实践行动

“垃圾不能随手扔,而且要准确分类,否则有可能面临高额处罚,个人最高可罚2000元……”近日,身穿红马甲的执法队员化身垃圾分类义务宣讲员,走街串户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法律知识。

这是市执法局践行“学史力行、办好实事”的缩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执法局通过绘就“三色”,切实贯彻落实“民呼我为”实践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打造人民满意的执法队伍。

擦亮“党员本色”

助力垃圾分类升级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近期,义乌欧景小区等75个3.0版砖混式垃圾投放点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市探索垃圾分类数字化改革、打造垃圾分类2.0版的又一重大成果。

今年来,市执法局深入开展“党建红+执法蓝”垃圾分类智治管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委书记带领“垃圾分类智治”党员小分队,每月开展实地大走访。同时,市执法局引进并试行刷卡投放、AI技术智能识别、小区垃圾量化称重等智治模式。目前,锦都、东洲等5个社区的15个点位已完成 “两定四分”投放点智慧化改造,100余个投放点位试行AI技术智能识别,改变了传统人工监管模式,实现“无人值守”。

为全力打造“无垃圾桶”城市,市执法局通过全面撤桶并点,推进投放点位提质扩面。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投运“两定四分”点位1445个,已完成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6个、精品街20条,新增垃圾分类提质升效宗地企业1214家,推动实现城镇全覆盖。

铺就“为民底色”

抓实抓紧民生服务

今年来,市执法局通过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聚焦犬类管理、油烟监管等民生关键“小事”,办实事、解难题,把学史力行落到实处。

市执法局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固定+流动”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设置40个固定服务点和12支上门登记服务队,实现全市各镇街全覆盖,有效破解犬只无序养、办证多件事等难题。在拓宽服务渠道的同时,市执法局还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我市犬类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开发升级,上个月已开始试行在“浙里办”App上办理犬证服务,办事市民无需提供任何材料便可办理登记。

针对市民投诉举报较多的油烟污染问题,市执法局通过油烟在线监管平台,实时监测相关经营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风机的使用情况,打造“智慧油烟”管控模式,全面提升执法效能。截至目前,在北苑街道试点已有478家餐饮油烟机净化器纳入实时监测,11月底前,推动全市所有镇街完成安装上线运行。

提升“干事成色”

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为营造整洁、文明的经营氛围,市执法局依托一网通管,推进门前五包主次干道电子责任书签订,实行“积分制”管理,同时,依法查处各类违反“门前五包”的行为,进一步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及沿街商户的主体责任,保障市容整洁、有序。

市执法局分类抓好户外广告整治,今年共拆除各类墙体、店招、封窗等户外广告1913块,拆除面积约1.7万余平方米,现场指导新增广告、招牌969处,同时按照“一条路一路整”的要求,完成全市110条主要道路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此外,市执法局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户外广告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已拆除涉及违规教育广告65处,面积1165.8平方米。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1 19: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