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全市无疫村社创建中,上溪镇溪田村总结了一套“防疫经”,方式很土很较真,甚至有些费时费力,但是实施起来特别管用,真正做到了村民全员核酸检测,一人不漏。 “你不是住在我们村的吧?在哪里干活的?叫什么名字?我这边登记一下……”9月20日下午2点,在溪田村核酸检测采样点,村党支部书记沈永强放好拐杖,在扫码的桌子前坐下,每扫码一人,他就在“核酸清单”上登记好信息。 历经两个半小时,在“核酸清单”上,共有376人的姓名、来源等信息一一记录在册。“我们村的村民有700多人,外来常住的租户260多人,他们我都很熟悉,过来了,直接记个名字就行。看到有生疏的面孔时,我就要多问几句,并在表格里注明。”沈永强介绍,这张“核酸清单”的表格是他自制的,是落实“村民核酸检测不漏一人”的关键一步。 下午5点左右,他带上“核酸清单”来到村委办公室,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开始与电脑里登记的村民和租住人员信息一一核对,筛选出三天内未做核酸的人员名单。“核对一个,电脑里删除一个,这样不会出错,但是费眼睛。”沈永强介绍,这些人员名单会被打印出来,分发给5名村两委干部,再逐一打电话询问核实和登记。 夜幕降临时,村里的护村队开始巡逻了。“他们分成2组,每组两三个人,再上门对那些白天不在家的、没接到电话的人员进行查验,复核他们的核酸检测等情况。”沈永强说,这三步下来,全村人员都“过筛”了一遍,几乎没有遗漏。 “整个做下来,要花费四五个小时,但是效果特别好。”村两委干部沈飚说。在村档案文件夹里,有近段时间的表格记录:9月11日,核酸采样人员为476人,电话核查和上门核查人员为162人;9月14日,采样336人,需复核人员减少至128人。 “而9月20日,需要复核人员已经减少至50人,比9月11日整整减少了三分之二还多。”沈永强笑着说,“看我们这么较真,村民们也就越来越自觉了,来不及在村里做核酸的也会及时赶到附近常态化检测点去做了。” 溪田村还利用微信塔群的作用,建立三级作战体系,包括27个“党员联系农户作战群”、25个“出租房作战群”等,充分发动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把核酸采样通知、防疫政策和知识送到每一户村民家中,传达到每一个村民手中。 “我们村实行严格的‘一扫三查’措施,人员无论进出村庄都要扫码核查。”沈永强说,只有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才能巩固前段时间的防疫成果,牢牢守住村庄小门。 |
GMT+8, 2025-7-2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