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好借参加世界义乌人大会的机会,回家见了亲朋好友。”4月29日,记者在2023世界义乌人大会现场见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喻景权,他说:“无论走得再远,义乌始终是他的根。” 义乌学子心中的“科学明星” “‘蔬菜院士’让亩成本直降8000元,增产17%以上。”这几年,喻景权在行业内取得了众多的成绩。采访中,喻景权始终保持着谦虚态度。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老师都给到了我许多帮助,正是由于他们的教导才使我有了现在的成就。”喻景权对义乌的母校感情很深,喻景权也成为许多义乌青年的明星和偶像。 在蔬菜研究领域深耕42年,喻景权从实习研究员干到蔬菜院士。他长期从事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与抗逆高产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他主持了系列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的实施,创建出设施蔬菜抗逆生长与高产调控技术;破解了蔬菜连作自毒物质及其导致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建立了蔬菜“除障因、增抗性”连作障碍绿色防控技术;创建了SAS无土栽培新方法和LED精准补光技术,推动了我国蔬菜主产区产业升级和非耕地农业跨越式发展。 让科研成果扎根田野 “生在义乌,长在义乌,但一直励志为国家作出贡献。”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喻景权,深感我国设施蔬菜栽培不能走欧美国家的加温高能耗栽培之路,只能发展低能耗生产模式。 喻景权说:“冬天温度一低,蔬菜叶片就‘感冒’打卷,再叠加冬季本来就缺少阳光,光合效率更是降低。”1997年,喻景权和团队在探索如何减轻蔬菜冷害的过程中,发现油菜素内酯是蔬菜抗冷和光合作用的重要调控物质。据此研创出仿生调控产品,建立了基于生理效应、作用时效和温光环境的抗逆调控方法,使设施果菜冬春冷害得到有效控制,大幅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这项植物“保胎”技术也是20世纪90年代喻景权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完成的。 “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瓜果的生长发育是通过细胞分裂素调控的,找到这把‘钥匙’,我们就打开了瓜类蔬菜不用授粉受精便能结出果实的奥秘。”通过这一方法,使得黄瓜和西瓜等8种瓜果坐果率提高到95%以上。 “他每天回来吃个晚饭就回实验室,一天也聊不上几句话。”喻景权的妻子应卫华说。喻景权带着自己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解决了设施低温弱光环境下瓜类蔬菜“坐瓜难”问题,阐释了设施亚适应环境下蔬菜作物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机理,明确了新型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降解农药残留的新途径,发明了多种调控蔬菜作物生长的调控剂等。这些研究成果,解决了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让中国人的菜篮子更安全更丰富,创造了数十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回顾过去38年学术生涯,喻景权说,他是赶上了国家快速发展的好时代,成长在有着深厚文化传承的浙大园艺学科。“未来,我们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发挥我们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为老百姓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
GMT+8, 2025-5-9 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