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20日,第五届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义乌举行。黄荷凤、杨焕明、施蕴渝、陈润生和杨维才5位院士,近50位国家杰青及著名专家学者,数百位海内外一线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遗传学为核心的人类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本次大会由浙江省遗传学会和中国遗传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共同主办,浙大四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共同承办。会议期间,共设11个分论坛,百余名专家和知名研发企业将围绕“遗传与健康”主题,带来187场专业报告,共同分享一场学术盛宴。 “耳聋的夫妻,生的孩子一定是耳聋吗?”“三代遗传的软骨发育不良,能否生出健康的宝宝?”“人类活到200岁,是梦吗?”……遗传学看似“高大上”,其实和大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在5月18日举行的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环节,5位院士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个例,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方向、成果和当下面临的问题。讲的主题虽然是人类和动植物遗传学相关的前沿科技,但都是出生缺陷、退行性疾病、动植物育种等日常生活中“接地气”的内容,让我们看到遗传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将对人类未来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革。 过去三年疫情,让公众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遗传学作为研究生命本源,探究生命形态、生理、行为等遗传和变异规律,以及基因、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前沿学科。 2023年恰逢“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本次遗传学大会聚焦“后疫情的遗传学”,进一步深层探讨基因编辑、细胞和基因治疗、RNA医学、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疫情后的儿童健康以及分子育种等热点问题,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 会上,院士及专家们就未来遗传与健康研究的发展前景形成了一系列共识。遗传学未来的发展,将更加紧紧围绕人类健康的主旋律,利用好组学大数据、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解码更多人类健康与生命本源的奥秘,助推新时代医疗范式的变革,促进健康产业赛道的发展。 生命健康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三大高地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也将是义乌未来重要的产业生态圈。本次大会在义乌召开,为当地生物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也为浙大和义乌合作共建的医院、医学院、研究院提供了前沿信息、技术、人才支撑,更好地推进遗传领域的基础研究,造福浙中百姓。 |
GMT+8, 2023-6-5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