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百万户市场经营主体是如何诞生的

2023-8-17 09:23

摘要: 昨日上午,在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义乌市珒泰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TUMA ENES拿到了营业执照,成为义乌第10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至此,义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0万户,实现历史性突破。以去年底义乌常住人口计算,意 ...

昨日上午,在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义乌市珒泰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TUMA ENES拿到了营业执照,成为义乌第10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至此,义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0万户,实现历史性突破。

以去年底义乌常住人口计算,意味着义乌每2个人中就有1名老板。这样的体量,占了全省十分之一,全国千分之五,位居省内县级区域第一,全国第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探索个体工商户登记发证,义乌始终坚持“兴商建市”不动摇,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厚植创业创新热土。0到100万的飞跃,其背后是一个个敢想敢闯敢拼的身影,是一项项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是群众首创和党政有为的生动写照,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持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的生动注解。

无数春笋次第生

跑出成长加速度

市场活则经济活,实体兴则经济兴。40多年前,当改革春风吹遍中国大地,义乌的民营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

1982年,义乌第一本个体工商户执照发出,到1984年,个体工商户开始使用全国统一营业执照,义乌个体工商户就已突破1万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义乌市场经营主体的增长开启加速度。义乌市场经营主体数突破第一个10万用时26年,第二个10万用时6年10个月,第三个10万用时2年8个月,第四个10万用时1年11个月,第五个10万用时不足1年,而从50万到100万,市场经营主体实现翻番仅用了短短四年时间。今年更是连破90万、100万,中间仅相距6个月,再次刷新市场经营主体增长纪录。今年以来,全市新设市场经营主体16.74万户,同比增长44.94%,最高峰时一天新设近1600户。

义乌市场经营主体的成长史,正是义乌民营经济的发展史。义乌超过98%的市场经营主体为民营主体,民营经济贡献了义乌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95%以上的外贸出口。

在义乌“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中,个体工商户更是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截至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总量达71.82万户,同比增长18.81%,超过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的七成。今年以来,全市新设个体工商户12.76万户,同比增长48.2%,占市场经营主体新设量的76.23%。

分行业类别看,近年来,义乌抢抓全球数字贸易新机遇,推动“进口出口、线上线下、境内境外”融合发展,以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商经营主体增速迅猛,成为推动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义乌新增“老板”中,每4名就有3名是网商“店小二”。截至目前,全市电商经营主体达55.69万户,同比增长28.6%,占全省电商经营主体的1/3。今年以来,全市新设电商经营主体12.45万户,同比增长55.43%,占新设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的四分之三。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与此同时,义乌市场建设40多年,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也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2009年,义乌成为浙江省最早获得外资登记权限的县级市,2011年,在全国首创常驻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并存的“双轨制”,外资经营主体培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共有外资经营主体8836户,同比增长5.73%,占金华的84.22%,全省的六分之一。2022年12月,义乌推出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和涉外服务10项新举措,外商加速回流,外资经营主体增长开始“狂飙”,截至目前新设外资经营主体达832户,同比增长170.13%,占金华的90.73%,全省的四分之一。

不仅如此,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世界的义乌吸引着全国、全球的创业者纷至沓来。浙江省首本香港个体户、澳门个体户、台湾个体户,以及外资合伙企业执照都在这里诞生。全市百万市场经营主体投资来源辐射全省11个地级市、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和全球六大洲155个国家。其中外商投资来源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

营商环境强优化

创新创业底气足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0”到“100万”的成长史,折射的是“兴商建市”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斗史,是一部“鸡毛飞上天”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从内陆小县嬗变为“贸易天堂”的发展史。义乌始终牢牢把握主体培育这个核心,不断加大商事改革力度,加快市场准入速度,提升政务服务温度,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从提交申请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只用了一天,在义乌办执照又快又简单。”TUMA ENES说,这是他注册的第三家服饰贸易公司,从最早第一家办执照要跑好几个部门,到如今只需一个工作日,他连连赞叹:“这办事速度,太快了。”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意味着利润。多年来,仅为企业开办这一件事,义乌就使出了浑身解数。2013年、2014年,义乌就率先启动两轮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筹建登记”“注册资本认缴制”等8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义乌更是大刀阔斧推进减事项、减材料、减证明,在全省率先上线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全省首创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现商事登记“零证明”。如今,网上办照只需一张身份证,企业开办网办率已达99%。

“全生命周期商事服务”则是义乌“放管服”改革的另一张名片。义乌全力构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日办结模式,推出营业执照免费邮寄、公章免费刻制、税务Ukey免费领取等“开业大礼包”,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同时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简化审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清单化管理,以自贸试验区标准一张清单、一体推进。食品销售、餐馆经营、烟草专卖零售等高频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可实现“一件事”集成办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工作要求,义乌以数字便民为导向,打造全省首个智能登记系统,目前已迭代至3.0版本,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全周期全类型智能登记,减少群众手工填报内容超80%。截至目前,智能登记办件已超18万件,占同期总办件的52%以上。结合外商投资需求大、外资企业多的特点,在全省率先推出外资登记信用承诺制改革,信用良好的申请人仅需提交相关信息申报承诺书,无需再提交相关外文材料的翻译件,今年以来,共有1816名外国自然人免予提交护照翻译件,共为外商减免2120件材料的翻译费用,累计节省费用7.8万余元。

这只是义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一小部分。从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到探索平台经济监管创新实践,再到创新柔性监管改革,义乌不断打造“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

“我到过中国很多城市,但最终我选择在义乌。义乌是个让我充满惊喜的城市,每一次回来都有变化,这里的生活生产环境越来越好。”TUMA ENES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给未来三年定了“小目标”,企业产值要达到2亿元。

整装再出发

激发新活力

“经济发展了市场活跃了就需要更多市场经营主体,就像水多了需要更多的鱼,鱼多起来了水也更活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道路千万条,经营主体第一条。100万,对义乌来说,是又一个全新的开始。为广大经营主体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土壤,才是永恒的课题。今年,我省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瞄准“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国内最好”的目标定位,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眼下的义乌,正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

优化环境,关键是高效公平法治。政企同心,让每一个市场经营主体都能在义乌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放心发展、温馨生活。“下步,义乌将继续做优政务服务、产业发展和阳光正义法治环境。”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在做优产业发展环境方面,义乌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改革,打造标准化建设先行地。

政策帮扶上也将更加给力。对标全省最优,义乌将全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政策迭代升级,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帮助市场经营主体增强发展信心,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力的政策保障。今年以来,义乌就已为个体工商户减税8.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462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8476万元,开展个体工商户相关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相信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落地,义乌经营主体发展史将不断续写新传奇,义乌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动能也会更加强劲。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9 18: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