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一,现执教于黄山小学,10余年山区教学生活转瞬而过,她初心依旧,稳如磐石。 从市区一路向西,宽阔的国道逐渐变成有些崎岖的乡间小路,微潮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就将人撞进了青山的怀抱。王佳一扎根10余年的黄山小学就坐落在这里。 有人说,老师的生活是一段一眼就看到头的日子,在这条很长很长的教育路上,他们来时意气风发,去时风卷残荷。但王佳一似乎对老师这个职业有着天生的热爱,从教10多年,依旧满怀初心、不负热爱。 像山一样包容 王佳一说,十几年前刚来黄山小学的时候,学校连像样的操场都没有,教室里有时能看见溜进来想“听课”的蛇朋友,小鸟在办公室里做窝,下大雨还要找东西堵房屋的窟窿……这样的环境让城市来的她无所适从,一片茫然。 走进教室,散乱的书包、脏兮兮的外套、满地纸屑中坐着那个据说是全校闻名的“刺头”。王佳一以他作为融入这个班级的突破口,从零开始培养孩子们。她一次次走近他、走进他的家庭,用自己的真心拔除孩子心中的“刺”。他完成了一次作业,今天没有迟到,认真做操了……一件件、一桩桩,孩子的每一次努力和进步都让她欣喜不已。王佳一笑着回忆说,当时就想着无论能改变多少,只要继续付出,不管结局如何,算是给彼此一个成长的机会。 幼年的一次高烧让小芳成为王佳一班里最“特殊”的孩子,五年级了都无法正常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王佳一让班里的孩子们理解她、照顾她、疼惜她,早读时候、课余时间经常把她叫到身边看绘本,和她聊天,还给她吃零食、为她梳辫子。小芳口齿不清,却在一次看完书后清晰地叫了王佳一一声“妈妈”。 给父母常年在外的孩子买过年的新衣服、下雨天送住在山上的孩子回家、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联系社会资助……10多年间,每逢“六一”、过年、开学,王佳一都会给班里的孩子准备惊喜。她用一颗像山一样包容的心爱着每个孩子。同学们都说,做王老师的孩子很幸福。 像山一样思考 山区的孩子是淳朴的,山区的孩子是纯真的,王佳一说,她想让孩子们的眼睛一直有光。 为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教育漫话》《读懂小学生》等成为她常读的书。课余时间,她还把自己的观察、零碎的思考及时记录和总结,写教学随笔、写教学反思、写论文、做课题…… 王佳一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出去学习的机会,也不放弃一切可以将专家请进来学习的机会。互联网媒体给王佳一带来极大便利,她会把课录起来,或者直播给别人看,一节节课的随笔、分析、反思,现在翻来很是幼稚,却是她最真的教学生活。 为了激励学生阅读、思考,王佳一经常买书充实教室的书架,鼓励同学们让教室里的书漂流起来;她给孩子们读书,唤醒他们爱书的心灵;她带着孩子们读小古文、写小古文,读童话、写童话,读绘本、画绘本……她希望孩子们把书中睿智隽永的文字当成师长和朋友,浸润心灵,照亮生命,寻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王佳一说,大山的孩子需要希望和出路,需要老师,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尽管她的力量微小,但只要一直做,一直全心全意付出,就一定能等到向阳花开。 |
GMT+8, 2025-5-9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