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健康生活 查看内容

“特种兵游”退潮,让旅游回归松弛 “打听式旅游”悄然兴起

2024-1-3 09:27

摘要: 近期,在“特种兵式旅游”热潮退去后,不在线上做攻略、主要靠遇到当地人询问的“打听式旅游”悄然兴起,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边打听边旅游,走到哪玩到哪,游客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通过与当 ...


近期,在“特种兵式旅游”热潮退去后,不在线上做攻略、主要靠遇到当地人询问的“打听式旅游”悄然兴起,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边打听边旅游,走到哪玩到哪,游客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通过与当地人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当然,要提醒的是,全凭主观印象也可能会“踩雷”。

热议:“打听式旅游”有支持也有疑虑

“师傅,您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吗”“老板,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叔叔阿姨,我们这有什么特色吗?”不做攻略、不赶时间、走哪玩哪,近日,主打随性的“打听式旅游”开始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在微博平台上多位博主发起“你会尝试‘打听式旅游’吗”的话题投票中,不少网友表示:“会,感觉很有意思。”有网友评论:“打听式旅游有一种开盲盒的快乐”“我一直是这种旅游方式,下了飞机直接坐出租车就开始打听……”也有网友分享自己旅游中遇到的人都很热情,按他们的推荐玩得更开心,觉得向路人打听是很好的旅行方法。支持“打听式旅游”的网友普遍主张旅游是一个探索未知之地的过程,如果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旅行就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他们普遍认为,在路上被忽悠的概率比看网上攻略“踩雷”的概率低得多。

不过还有近一半网友认为旅游前需要做好攻略,规划好行程。至于原因,有的因为自己是“社恐”,难以鼓起勇气向陌生人开口打听,只好选择自己规划旅游路线。有人觉得许多路人推荐的都是攻略上有的,大概率问不出什么,能打听到的“意外之喜”不多,还有可能被推荐到一个人特别多的景点,旅游的体验感会变得更糟糕。也有人担心如果向司机打听,会暴露游客的身份,被推荐到距离更远的地方,被“宰”更多的车费。不少网友认为应该攻略和打听双结合,灵活调整行程安排,把最想去的、最想做的完成,再随意根据路人的推荐游玩。

“打听式旅游”折射对旅游的个性化需求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特种兵式旅游”位列其中。走红背后,折射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奔赴“诗和远方”,本质上是大众旅游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一种表达。在“特种兵式旅游”之后,最近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打听式旅游”。

其实,“打听式旅游”不是什么新型旅行方式。近几年,各种旅行攻略大行其道之后,大家更习惯上网看分享做攻略了,虽然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到很多旅行攻略,但随着类似“网红滤镜”等套路增多,年轻人开始选择返璞归真,有了“与其做好了攻略被坑,还不如随意一点,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打听式旅游”多了一些松弛感,增加了旅行随机性,更能为旅程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感。

一方面,选择“打听式旅游”的游客可以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避免因为繁忙的行程而失去游玩的乐趣,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为攻略踩坑、网红打卡地景色与实物不符等问题。另一方面,“打听式旅游”中游客与当地人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拥有了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体验选择。旅行者可以通过与当地人的交谈,在普通街道上闲逛,去探索那些隐藏的、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独特风景、特色美食、风土人情等等,这恰恰符合年轻人对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追求。

当然,旅游全凭主观印象也可能会“踩雷”,自己打听好了地方,仍需要仔细辨别。此外,“打听式旅游”还考验当地对外来游客的友好程度。一个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或是一两个贴心的指示牌,都能让游客收获完全不同的印象,感受到整个城市的友好。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义乌少儿越剧票友 荣获“小金桂”称号 “黑珍珠”迎来采摘季 “一纸蓝图”蝶变“幸福新家”  稠江街道古母塘北侧地块项目建设快于时序进度 宝藏集市(1) 三挺路夜市 凝“绳”聚力展风采 实操培训促安全

义乌网

GMT+8, 2025-5-13 18: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