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龙迎庆丰年……”贾婉美一亮嗓,惊艳全场。这位58岁的农村妇女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粗犷的嗓音、高亢的唱腔,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耳朵。 近日,“传颂婺韵 法兴婺剧”金华市两会婺剧汇报演出在中国婺剧院举行,浦江县婺剧促进会选送的节目浦江什锦《板凳龙》赢得满堂喝彩。 “原汁原味原生态。” “简直可以和秦腔媲美。” 《板凳龙》表演者共11位,包括贾婉美在内都是农民,平均年龄60岁,最大的一位78岁。大家笑笑说:“扛起锄头能下地,拿起乐器能上台。” 浦江什锦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什锦班为组织,以坐唱为主要表演形式。 《板凳龙》将浦江什锦演唱和浦江板凳龙表演有机结合,融入浦江乡音、浦江大锣大鼓等特色。“每人手上一件乐器,比如笛子、梨花、中阮、板胡、大锣、小锣。根据每个人的声音特色,分配唱词。”浦江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葛鹏飞介绍。 《板凳龙》创作于2019年,当年参加浙江电视台“我们的村晚”录制,荣获金华市第四届戏剧曲艺大赛金奖、2023年中华颂全国戏曲小戏小品会演金奖。 “节目一直在调整,人员构成也在变化。”葛鹏飞说,参加金华市两会婺剧汇报演出的人员,就是一次全新的配置。比如,贾婉美这个角色,之前一直由男性担任。那段唱词,是在描述迎板凳龙时锣鼓喧天的场景,需要嗓门够大够亮。 贾婉美是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人,主业是来料加工,唱戏是她的业余爱好。 在浦江,很多村都组建有什锦班,贾婉美所在的嵩溪村也不例外。“平时,大家抽空聚在一起唱一唱,有时会请专业老师来指导。”贾婉美说,她零基础开始学,到现在唱了快10年。贾婉美的声音比较粗,她一直觉得不够好听。没想到,年过半百,这声音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发现贾婉美,是在什锦班大赛上。近年来,浦江县什锦班大赛已成为全县什锦班队伍展示、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一个多月前接到演出通知,很意外,大家鼓励我试试,想着能学到东西也不错。”过去一个月,贾婉美每天从嵩溪村赶到县文化馆参加排练,跟着专业老师学习,认识新的朋友,一切都让她很开心。 演出当天上午,贾婉美跟着团队抵达中国婺剧院,这是她从未登上过的大舞台。“白天彩排时,紧张到唱走调。”晚上演出,贾婉美依然紧张,好在圆满完成表演。 “浦江什锦班是一种土生土长、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又叫坐唱班。一个阵容整齐的坐唱班,演奏者自拉自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演奏。”葛鹏飞说,演奏时锣鼓管弦乐器和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可以演唱整本大戏。 演出结束第二天,葛鹏飞带着贾婉美等人又赶到绍兴柯桥,参加2月2日晚举行的2024年浙江省“我们的村晚”,唱响浦江什锦《万年上山》。 |
GMT+8, 2025-5-10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