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市一村庄内设置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在夜间突发火情,殃及周边12辆电动自行车,共造成13辆电动自行车损毁。当地消防部门紧急处置,火势被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火情突发: 村志愿消防队与村民合力扑救 据悉,事发当晚,村志愿消防队在巡逻中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利用附近消火栓取水扑救,并组织村民转移未燃车辆。多名村民主动携带灭火器协助灭火,同时拨打119报警。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经全力扑救,火势被彻底扑灭。消防救援人员表示,因该充电桩设置在空旷区域,与居民楼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更大财产损失。 调查溯源: 二手电池、杂物堆放成“帮凶” 经消防部门调查,发现起火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和接收器位置损坏严重。据车主反映该车购买时为二手车辆,且曾更换过二手蓄电池。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 此外,村民反映,充电桩周边长期堆放杂物,火势迅速蔓延至周边车辆。消防员指出,杂物不仅阻碍救援通道,更成为火势扩散的“加速器”,暴露出部分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 专项整改: 部门联动排查隐患 事故发生后,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周边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店铺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整治违规销售非标车辆、非法改装电池等行为,并现场宣传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同时,消防部门对村社、企业充电桩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多起充电桩旁堆放易燃物、电动三轮车违规携带煤气罐充电等隐患。涉事村庄负责人表示,已对问题点位立行立改,并将加强日常巡查,杜绝此类现象。 安全警示: 充电规范须牢记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消防部门发布提醒:充电场所要规范,严禁在楼道、室内、安全出口处充电,杜绝“飞线充电”。车辆改装不可为,勿擅自更换电池、改装电路,避免“小改动酿大祸”。周边环境需整洁,充电区域不得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安全意识不松懈,发现异常及时断电,遇火情迅速报警并疏散。 复工复产关键期: 防火弦要紧绷 当前正值复工复产高峰期,消防部门呼吁企业、社区加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管理,完善消防设施,开展应急演练。同时提醒返工人员:停放、充电务必遵守安全规定,切勿因一时侥幸酿成事故。 |
GMT+8, 2025-5-1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