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迎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数字贸易崛起、新兴市场扩容的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义乌需要以“一以贯之”的改革定力夯实根基,以“与时俱进”的技术创新重塑优势,以“着眼长远”的产业布局拓宽赛道,全面建设全球贸易标杆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实践样本。 一以贯之:深化改革基因,夯实贸易生态基础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构建数字化审批体系。迭代更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提升企业设立、项目申报、资质审核等各类事项的效率,缩短市场主体审批时间,提升整体行政效能。二是畅通政企沟通桥梁。定期举办高规格座谈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与市场主体代表参会,针对政策解读、资金周转、高端人才引进等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明确解决路径与时间节点。三是强化政策扶持与跟踪。梳理、整合各类惠企政策,形成政策清单精准推送。建立政策执行跟踪机制,定期回访,了解政策落地效果,及时调整优化,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二)强化市场基础建设。一是升级市场硬件。进一步优化国际商贸城等市场布局引导,打造舒适便捷的采购与消费环境,增强商户与游客的体验,提升市场整体形象。二是推进市场信息化进程。强化智能导览系统的使用普及,使采购商和消费群体可准确、快速获取商品所在店铺位置、价格区间、商家评价等信息。同时,引入电子价签系统,实时更新商品价格,提升价格管理效率与透明度。 (三)完善贸易规则体系。一是接轨国际新兴贸易规则。针对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贸易等领域,组建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专家、企业代表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国际先进规则,如欧盟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美国的数字贸易数据流动规范等,结合义乌实际,制定符合国际惯例且具有本土特色的规则标准,为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明确指引。二是建立专业纠纷调解机制,做好相关事务调解,降低企业与市场主体的维权成本与时间成本。三是加强规则宣传与培训。定期举办贸易规则解读会、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最新国际国内贸易规则变化。制作通俗易懂的规则宣传手册、视频教程,通过政府官网、行业协会公众号、企业服务平台等渠道广泛传播,提升企业与市场主体的规则应用与风险防范能力。 与时俱进:拥抱技术变革,聚焦贸易科技赋能 (一)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一是优化跨境电商平台功能。加大技术投入,升级跨境电商平台搜索算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依据用户浏览历史、搜索记录、购买行为等数据,精准推送商品。同时,完善支付结算体系,与全球主流支付机构合作,支持多种货币结算,采用多重加密技术保障交易安全。拓展物流配送跟踪服务,与各大物流企业数据对接,实现商品运输全程可视化。二是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鼓励直播电商模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主播带货,展示义乌优质商品。支持社交电商发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商品,实现“粉丝经济”转化。推动跨境供应链金融创新,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合作,为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服务,缓解资金压力。三是推动数字贸易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我市各校数字贸易相关专业课程开设,开展数字贸易技能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实操指导。举办数字贸易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二)加速物流智能化转型。一是深化智能物流园区设施建设。引入自动化仓储设备,如智能立体仓库,实现货物自动存储与检索,提升存储效率;采用智能分拣系统,运用图像识别技术与机械臂,提升分拣准确率。试点无人驾驶运输车辆,实现园区内货物自动运输,降低人力成本与运输差错率。二是强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搭建。整合物流企业、货代公司、仓储企业资源,搭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实时发布车辆、仓库等资源信息,货代公司能快速查询物流线路与价格,仓储企业可共享库存信息。三是提高物流智能化标准制定。联合物流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制定物流智能化标准,涵盖设备接口规范、数据传输格式、操作流程标准等方面。推动物流企业按照标准进行智能化改造,促进物流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物流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 (三)深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一是以大数据驱动市场决策。建立全球贸易数据采集中心,广泛收集贸易数据、行业动态、消费者需求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市场趋势,并依据分析结果提供预测,为企业制定产品研发建议与营销策略,助力精准开拓市场。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贸易服务。积极拓展电商平台智能客服部署,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准确解答客户咨询,提高常见问题解答准确率。推广智能翻译工具,实现多语言实时翻译,打破国际贸易语言障碍。开发智能选品系统,依据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利润空间等数据,为企业筛选潜力商品,提高选品效率与成功率。三是夯实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传输等各环节安全规范。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建立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同时,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宣传,提升企业、市场主体以及消费者的数据安全意识。 着眼长远:聚焦前沿产业,持续拓宽贸易品类 (一)打造新兴产业贸易格局。一是推动新兴产业主体培育。出台税收减免、场地补贴、研发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推动低空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相关新兴产业主体在义乌发展。二是搭建贸易服务平台。举办新兴产业贸易洽谈会,邀请国内外上下游企业参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供新兴产业贸易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分析、贸易风险评估等服务。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对接活动,促进新兴产业技术成果转化与贸易发展。三是构建产业生态。围绕新兴产业贸易主体,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如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检测认证等,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建设新兴产业孵化器、加速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资金对接等服务,促进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壮大。 (二)布局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一是锚定前沿技术攻关。紧扣全球科技变革脉搏,精准聚焦元宇宙、区块链等前沿赛道,鼓励本地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柔性生产系统。二是加速高端人才汇聚。面向全球招揽未来产业所需的高端人才与创新团队。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奖励基金,对在未来产业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人才给予奖励,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搭建未来产业研发平台,构建集研发、中试、生产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空间。推动集活力与竞争力于一体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使义乌在全球贸易竞争中抢占未来产业的发展先机。 (三)构建全球品牌孵化体系。一是推动品牌挖掘与筛选。组建专业的品牌评估团队,深入调研义乌本地企业与产品,依据产品质量、市场潜力、文化内涵等多维度指标,筛选出具有成长为全球品牌潜力的优质品牌。对义乌传统优势的饰品、玩具等品类中的龙头企业品牌进行重点关注,挖掘其品牌故事与独特卖点,为后续品牌孵化奠定基础。二是强化品牌培育策略制定。针对筛选出的品牌,制定个性化的培育策略。在品牌定位上,结合国际市场需求与品牌自身特色,精准确定目标消费群体与品牌核心价值。在品牌传播方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全球推广,策划具有话题性的营销活动,线下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举办品牌发布会,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同时,加强品牌质量管控,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确保品牌产品品质过硬。三是提供品牌孵化服务支持。搭建全球品牌孵化服务平台,为品牌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优化供应链,整合上下游资源,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与及时性。此外,引入国际知名品牌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品牌战略规划、品牌形象设计等专业服务,助力义乌品牌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义乌在全球贸易中的品牌竞争力。 王史潇傲(作者系中共义乌市委党校讲师) |
GMT+8, 2025-5-1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