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飞驰”

2025-5-6 08:44

摘要: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起势有力、向新向好,顺利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开门旺。面向二季度这一关键季、攻坚季,全市上下正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持续推进“四比四拼”活动,全力夺 ...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起势有力、向新向好,顺利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开门旺。面向二季度这一关键季、攻坚季,全市上下正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持续推进“四比四拼”活动,全力夺取“半年红”。即日起,本报推出“奋战二季度 拼抢上半场”专栏,展现义乌坚定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努力为全省全国大局多作贡献的积极作为。


“充电一次跑一周,算下来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市民陈小伟去年把燃油车换成国产新能源车,他仔细算了一笔账,一年跑2万公里仅花费1800元电费,省下的近万元油费直接变成家庭旅游基金。

一个“小账本”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汽车正在从“新势力”变成“新潮流”。在义乌,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市民的“省钱利器”,更催生了一条拥有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混动变速器、混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的产业。

近年来,乘着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东风,我市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速前进。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产业实现了60%的同比增长,今年一季度也保持10.6%的稳健增长。近日,记者从智能制造、产业链集群、存在短板三个维度入手,一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向“新”发力

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走进领克汽车义乌工厂,道路上随处可见正在接受测试的新款车——领克900。义乌人小李是测试人员之一,他最近的工作就是负责这款车的性能测试。

“你好领克!打开座椅按摩,播放音乐。”记者坐上车后,小李熟练地发出指令,操作控制车内的智能系统,随后根据既定路线,针对陡坡、8字形路、高速等场景和路况进行测试。

“新的车型生产出来后,一般需要经过8至10个月的反复测试,才会面向市场和用户。”小李告诉记者,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车辆功能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也使得他的测试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且细致。

在该工厂车间,记者看到一幕充满科幻感的自动化生产场景正在上演:焊装车间中,大型机械臂协同作业,灵活摆动,精准完成车身焊接、部件装配等关键任务;总装车间内,大到变速器、动力总成、座椅,小到门框密封条、各类螺栓,超过2000种零部件,不论大小都能通过不同输送通道准确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数智赋能,物流配送速度和综合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这些新增的场景和智能化的生产线,都是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不断创新的结果。”领克汽车义乌工厂的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他们深知,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的天然“指挥棒”和风向标。新场景、新功能在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为企业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持续投入时间、成本,不断提升用户出行的体验,这本账他们算得很明白。

目前,该工厂共生产3款车型,即TX无障碍出行用车、翼真L380大型MPV和领克900全尺寸SUV。工作人员透露,L380去年成功上市后,在市场取得良好反响,为2025年一季度义乌工业产值增量10亿元。随着领克900的上市,预计产销量将进一步提升突破,为义乌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聚“链”成群

释放产业集聚效应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带动力强,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能之一。在义乌,吉利集团作为整车龙头企业,稳居产业链“链主”位置,其“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自2014年与吉利集团签订投资协议以来,义乌陆续迎来了锋锐发动机项目、义利动力总成项目、义乌吉利发动机项目、DHT专用混动变速器项目、新能源整车项目、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成功落地。这些项目的相继投产,不仅为义乌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也促进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在领克汽车义乌工厂,每1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与领克汽车仅一路之隔的义乌吉利动力总成基地车间内,高耸的机械臂与精密的生产线正在高效作业,AGV小车穿梭其间,人与机器默契配合,不到50秒就有一台发动机下线。这些经过严格质检的发动机,随即被送往领克汽车生产线,成为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几公里外的继峰座椅义乌公司,也在为领克汽车提供着关键零部件。这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座椅,在经过功能、静音等多项检测合格后,半小时内即可直接送达领克的总装车间。

得益于产业链协同,以领克900为例,该款车的发动机、座椅、顶棚地毯等均来自本地,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汽车零部件制造本质上是规模产业,需要依靠项目放量来摊薄成本。”继峰座椅义乌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6月,我们跟随领克项目落户义乌,根据企业订单灵活调整产量,实现了与产业链的融合。”

正是一家家企业的“疾行”带动了义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当前,除了吉利集团在义乌的6个项目外,该产业已经初步形成集整车、零部件、电池系统、自动驾驶智能视觉一体机等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基础,上下游企业正加速汇聚。

向“高”攀升

补齐产业资源短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产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道考题上,众多城市都在积极布局、扩大规模,义乌对标先进地区,仍面临一些显而易见的挑战。

如在产业规模和层次上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兴领域企业数量不多、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紧缺等方面。产业联动方面也存在不足,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尚需深化,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能力亟待提升,以充分发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招商引资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省级特色小镇,绿色动力小镇是义乌重点打造的产业发展平台。近年来,义乌经开区紧扣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先导的多元方式,不断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提升综合配套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接下来,义乌经开区将持续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新的优质企业,努力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

在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产业升级正当其时。制造业的核心在于创新,义乌将继续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引入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在招商引资、创新驱动、人才助力的叠加作用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义乌将涌现出一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领军企业,促使义乌诞生出第二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开展 体技能比武竞赛  江东街道曲江映月小区建设工程亮灯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义乌网

GMT+8, 2025-5-6 13: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