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鼻塞头痛总不见好 女子遭遇“霉菌危机”

2025-5-12 08:48

摘要: 患了一场感冒后,鼻塞、头痛反复数月不见好,没想到竟是鼻子里“发霉”了,霉菌甚至已经“吃掉”了一部分颅底骨质……回想起这场“霉菌危机”,23岁的晓兰(化名)直呼后怕。 4个多月前,晓兰经历了一场重感冒,右 ...

患了一场感冒后,鼻塞、头痛反复数月不见好,没想到竟是鼻子里“发霉”了,霉菌甚至已经“吃掉”了一部分颅底骨质……回想起这场“霉菌危机”,23岁的晓兰(化名)直呼后怕。

4个多月前,晓兰经历了一场重感冒,右侧鼻塞、流涕,同时出现头面部肿胀,就近前往医院就诊后,症状有所好转。此后,右侧鼻塞、头痛感持续。直到剧烈的头痛和恶心呕吐来袭,她才前往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头颅CT提示右侧中颅窝及两侧蝶窦、右侧筛窦、右侧鼻道内多发混杂高密度团块;进一步完善鼻窦增强CT提示有不均匀强化斑块,伴骨质缺损,上颌窦内未突破、上颌窦内侧壁可见挤压。

结合影像检查、鼻内镜检查及患者慢性鼻窦炎病史,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二级主任医师楼正才立即联想到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下提示肿物光滑、无明显出血,排除血管瘤可能,考虑真菌性鼻窦炎可能性大,并且是更为严重的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真菌除了侵犯鼻窦黏膜和骨壁,已经破坏颅底并向外侵犯海绵窦、垂体、斜坡、颅中窝等区域。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必须尽快手术。

据介绍,真菌性鼻窦炎并不常见,但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由于真菌性鼻窦炎部分症状与感冒、普通鼻窦炎相似,容易因忽视而延误就诊,一旦出现视力丧失、呕吐等症状时,已很难依靠药物治疗得到缓解,需通过手术清除真菌感染的病灶。

手术需将感染的真菌和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的黏膜,以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情况。由于霉菌团块已经侵蚀颅骨,术中必须仔细解剖,避免术后可能出现颅内感染、脑膜炎、脑水肿、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手术开始后,我们在进行逐步分离后发现感染的范围以及侵蚀严重程度,完全超过术前预想。”手术在切除鼻腔息肉后进入前筛骨质,可见筛窦内骨质破坏,眶纸板缺失,眶脂肪外露,有较大肿瘤样新生物;仔细分离肿物后,可见筛顶处颅底处骨质缺损、硬脑膜外露,脑膜表面息肉样新生物;在消融切除感染病灶后,手术切取部分鼻中隔黏膜,进行右侧眶壁重建。术后,患者的鼻塞、头痛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在配合药物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目前已顺利出院。

什么是真菌性鼻窦炎?鼻窦是位于面部骨骼中的空腔,主要功能是温暖、湿润和过滤进入鼻腔的空气。当真菌在鼻窦内异常生长时,就会导致真菌性鼻窦炎,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流脓涕,尤其是单侧鼻塞更为常见;面部疼痛或压力感,尤其是在鼻窦所在区域;减弱的嗅觉或完全失去嗅觉;头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加重;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眼周肿胀、视力问题。

为什么会得真菌性鼻窦炎?楼正才介绍,真菌性鼻窦炎与环境、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加上患者本身有多年慢性鼻窦炎病史,鼻腔黏膜更脆弱,也给真菌入侵提供了“温床”,没有及时就诊也让病情持续进展。

如何预防真菌性鼻窦炎?楼正才说,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定期清理潮湿角落,避免霉菌生长;要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质;要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对于有鼻窦解剖异常或慢性鼻炎的个体,要及时就医处理,减少并发症风险。

楼正才提醒,患者如出现鼻塞超两周、鼻涕带血、面部肿胀等相关症状,务必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排查。同时,也要避免自行用药,普通抗生素对真菌无效,频繁滥用反而会破坏鼻腔菌群平衡,加重病情。

宝藏集市(1) 三挺路夜市  凝“绳”聚力展风采  实操培训促安全  消防护航全球数贸中心建设  江赤公路建设 稳步推进  

义乌网

GMT+8, 2025-5-12 18: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