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高铁站闸口,工作机会就主动“迎”上来,还附赠文旅福利礼包,义乌把招聘台搬进高铁站出站枢纽的创新实践,藏着这座城市对人才最热忱的告白。 贵州小伙张沿海十分钟敲定企业面谈,江苏姑娘刘嫣拖着行李箱就融进招聘人流……这些生动场景,勾勒出义乌就业服务的“进阶图”。从“人找岗”的奔波,到“岗找人”的主动,再到如今“岗位+生活”的精准对接,义乌把招聘会开在了人才抵达的第一站,更把城市温度装进了求职者的行囊。那些印着“钱袋子”图案的礼包里,有植物园的绿意、餐厅的“烟火”,更有“来了就是义乌人”的细腻考量。 这场招聘与文旅的“联姻”,藏着城市治理的巧思。我市多部门攥指成拳,当“即招即面、次日上岗”的效率遇上“景点免费、消费打折”的诚意,招聘不再是冰冷的供需对接,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城市体验。企业带着岗位上前一步,政府部门主动作为,让更多青年感受到的不仅是就业机会,更是“有生意更有生活”的城市魅力。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上半年3.2万名大学生来义,43万学历型人才扎根商城,数字背后是义乌对“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的深刻践行。当一座城市愿意为人才“多跑一公里”,把岗位送到眼前、把生活铺到脚下,人才自然愿意以城为家、与城共进。 岗位向前一步,是服务理念的迭代,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义乌的探索证明,今天的人才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待遇比拼,而是一场关于“温度”、活力与归属感的较量。当用诚意接住每一个奔赴的脚步,就能在新时代的人才浪潮中,收获属于城市的未来。 |
GMT+8, 2025-7-26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