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民航局发布的一则新规在电子消费品市场引发强烈反响。根据新规,境内航班将全面禁止旅客携带未通过CCC认证、认证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登机。 在义乌,市场经营户们面对政策变化,迅速调整营销策略。这种快速的反应能力,源于义乌商家长期在“内外有别”的市场环境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更体现了“两条腿走路”的独特经营智慧。 新规对海外市场影响不大 订单量呈季节性增长 “这款充电宝非常轻巧,出门携带无负担。”近日,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业心电子数码店内,经营户金梦正向客户热情推介新款充电宝。记者注意到,这款充电宝体积仅半个手掌大小,采用荧光绿与黑色撞色设计,不仅自带折叠支架,还集成了USB插口、数据线和充电插头,真正实现“一机多用”。“这是今年4月刚推出的新品,一上市就卖得很火。”金梦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业心电子数码的产品全部面向海外市场,主要销往欧美、东南亚、南美等地区。今年推出的充电宝产品,在设计上更加注重精致化和便携性,以迎合国际市场需求。 金梦告诉记者,当前正值充电宝销售旺季,许多海外客户已开始为下半年的圣诞购物季积极备货。受此影响,店内订单量较平时增长了约20%,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增长态势。这一现象也反映出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充电宝产品的持续需求。 那么出口的充电宝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充电宝的准入要求存在显著差异。维数码老板杨晓静告诉记者,充电宝出口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法规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安全、环保及电磁兼容性标准。比如说,出口欧盟市场必须通过CE认证和RoHS认证,而美国市场则更注重电磁兼容性,FCC认证是必备的通行证。 在维数码的店铺展厅里,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整齐地标注着CE、RoHS和FCC等认证标志。“这些认证就像充电宝的‘国际护照’,缺一不可。”杨晓静说。除了严把认证关,在产品样式上也毫不松懈,该店铺在售的40余款充电宝保持着每半个月更新一次款式的节奏,以满足海外市场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 国内市场应新规要求调整 商家已启动认证提升竞争力 外贸市场的充电宝订单稳健增长,国内市场则呈现出不同态势。益飞畅数码老板陈益锋于2014年在义乌市场上销售充电宝,在他的店里,各式各样的充电宝款式有500多个。多年来,外贸一直是这家企业的业务主力。这几年,国内电商买家的增多成为明显趋势,店里每月国内销量可以达到2万至3万台。 然而,充电宝新规的实施打破了这一增长态势。新规明确要求产品必须通过CCC认证,这让陈益锋的国内订单受到冲击。“新规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阵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为此,他迅速调整策略,对15款产品启动了CCC认证流程。“虽然认证过程增加了成本,但长远来看,有了CCC认证的产品更规范,质量更有保障,反而能提升我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陈益锋表示,目前已有部分产品完成认证,正在迅速重新开拓国内市场。 记者浏览各大网购平台发现,如今CCC认证信息已被醒目地标注在所有充电宝的产品页面上。现在市场上充电宝产品类型丰富,那么消费者该如何进行甄别呢?市稠江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方威介绍,消费者网购充电宝时,一方面要确认产品上标有清晰的CCC标志,然后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输入证书编号查询,确认状态为“有效”且产品型号在列,以此作为初步识别依据。此外,建议结合设备类型、出行场景、预算综合决策,优先选择有完善售后、市场上口碑过硬的品牌购买。 |
GMT+8, 2025-7-31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