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让“小候鸟”不再“看护难”

2025-8-4 10:43

摘要: 在义乌这座以商贸繁荣闻名全球的城市,外来建设者是推动其蓬勃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每年暑假,许多外来建设者的子女如候鸟般从四面八方“飞”到义乌,与父母团聚,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然而,家长上班无法兼顾陪护孩子 ...

在义乌这座以商贸繁荣闻名全球的城市,外来建设者是推动其蓬勃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每年暑假,许多外来建设者的子女如候鸟般从四面八方“飞”到义乌,与父母团聚,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然而,家长上班无法兼顾陪护孩子,“小候鸟”暑期看护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课题。

飞来义乌的“小候鸟”该落何处

“小候鸟”是对假期从异地老家来到城市与务工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的一种亲切称呼。每当暑假来临,铁路义乌站的出站口总会传出雀跃的欢笑声,一只只“小候鸟”从四面八方“飞”来义乌,享受难得的与父母团聚的假期。

义乌作为全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外来建设者数量长期保持高位,暑期来义乌的“小候鸟”数量并不少。

“以前,孩子暑假来义乌,都跟着我们干活,哪怕我们出去送货也带着他。没办法,不带在身边不放心啊。”来自江西上饶的徐青情道出了众多外来建设者的心声。徐青情和丈夫4年前来义乌做电商卖发饰,两个孩子平时都由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每到暑假,徐青情就把孩子接来义乌。但她发现,自己因为工作忙,少有时间陪伴,看着孩子在等待中打发时间,无法拥有快乐的暑假,这让她内疚不已。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每到暑假,一些“小候鸟”无奈地跟着父母穿梭于工厂车间。车间环境不仅无法给予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空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些“小候鸟”被独自留在家中,沉迷于手机,学习被荒废,还虚度了漫长假期。“我们渴望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但力不从心。”“看护难”成为许多外来建设者暑期最大的烦恼。在父母奔忙的暑期,“小候鸟”们该何去何从?

多元托管服务成亮点

为解决“小候鸟”暑期“看护难”问题,我市积极统筹协调,学校、社区、企业纷纷行动起来,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暑期托管服务,为“小候鸟”们打造了一个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小鸟巢”。

欢腾而安全的游泳课、清凉有趣的打水仗和钓龙虾活动、专业的幼小衔接班课程……这个暑假,高新区幼儿园开启了一组别开生面的暑期班课程,近400名孩子在这里畅享暑期生活,其中包括近200名外来建设者子女。“我们暑期班面向全社会报名,非本园就读的也可以报名。”高新区幼儿园执行园长骆青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们的创新课程吸引了不少“小候鸟”报名参与。

“孩子每次去上课都很开心,还喜欢上了游泳呢。”徐青情第一时间给儿子鲍子俊报上了幼小衔接课程,真正实现了白天安心工作,晚上开心陪娃。“义乌的暑托班够专业,挺好的。”

与此同时,香溪幼儿园内的皮影戏、游泳、成长营等课程吸引了80多名“小候鸟”报名参加;上溪二幼老师前往义乌模具城,为10多名外来经营户的子女送去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今年暑假,参与义乌幼儿园暑期托管服务的幼儿超2.4万人,许多“小候鸟”也参与其中。

记者了解到,除了校园外,许多社区也延伸出暑托班服务。江东街道东苑社区开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苑趣夏日”暑托班。除了书法、阅读、美术等日常课程外,孩子们还前往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义乌城市规划馆等地研学,近20名“小候鸟”深入义乌、了解义乌。“我们社区人口中有70%是外来建设者,他们在这里经商、创业,为义乌作贡献。开办暑托班不仅为家长消除后顾之忧,也可以让更多孩子喜欢上义乌,未来考虑来义乌发展。”东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我女儿第一次来义乌,每天都玩得很开心。”在赤岸镇工业园区工作的黄雨云表示,他来自湖南,在义乌工作10多年,孩子一直由老家的奶奶照看。今年暑假,听说赤岸镇城山社区开办暑托班,他赶紧给远在老家的女儿报了名。“因为工作忙,我只能每年回去一次,见到女儿的次数很少。这个暑托班让我们一家人团聚了。”黄雨云开心地说。

“我们的目的是解决外来建设者的忧心事,让‘小候鸟’开心过暑假。”赤岸镇城山社区暑期托管活动负责人余晓平说,城山社区联合多部门通过搭建暑期班平台,为68名“小候鸟”提供防溺水、交通安全出行、防诈骗等知识宣讲。该暑托班延续到8月底,让“小候鸟”们尽情享受暑期快乐。

暖心“托举”助力多方共赢

日前,由恒风集团与北苑街道联合主办的“童心筑梦 同声欢笑”小候鸟暖心托管营,为20多名“小候鸟”带去了难忘的暑期体验。“提供托管服务,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恒风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员工对企业的福利和关怀越来越重视。良好的托管服务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减少人才流失,更能让员工安心工作,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义乌,由企业助力的暖心暑托班不在少数。日前,由共青团贵州省委驻浙江工作委员会金华工委与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浙里有黔娃 义地研学行”公益研学活动启动,10多名在义乌的贵州籍外来建设者子女参加,该活动还获得了多家爱心企业的资金赞助;义乌市宝来多喜庆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宝娟,多年来与福田街道、浙江理工大学共同在过溪楼村文化礼堂开展“微关爱”夏令营,13年来为2600多名“小候鸟”编织了暑期成长安全网。

“孩子有地方托管,我们也不用为孩子的安全和看护问题分心,工作效率也能保证。”在过溪楼村文化礼堂,来自福建的林益媚道出了心声。对于家长而言,托管服务可以平衡工作和生活,让他们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同时更能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暑期托管服务,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外来建设者更快融入社区,还推动社区治理高效进行,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余晓平坦言。

从校园、社区到企业、社会,义乌以暑期托管服务这一“小切口”,精准解决了外来建设者的后顾之忧,让“小候鸟”们不再“看护难”,实现了多方共赢。这些暖心举措,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温度和担当,也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满福田 甘霖润心田  现场监理工程师: 工程建设的“徒步守护员”  我市开展崇军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长安画派名家邀请展亮相义乌  纸载春秋 百年回响 从地契收藏看义乌契约精神  

义乌网

GMT+8, 2025-8-4 13: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