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当空调成为大多数人的避暑首选时,“清凉担当”——冰块正助力整座城市的夏日运转。 8月4日下午,义乌市冰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冰亚冷冻”)的生产车间内,凉意阵阵袭来。制冰机正将冷冻成形的冰块脱模,输送至传送带,工人们则在另一端熟练地接应,将冰块装车运走。这批冰块是当天上午开始制作的,经过近10小时的冷冻,被送往义乌及周边地区的菜市场、工厂和商超。 “冰亚冷冻”负责人王惠琴从事制冰行业已有20年。她告诉记者,暑期是他们的产销旺季,订单量比淡季增长5倍左右,当天生产的冰块当天就能售罄。“如果气温超过35℃,需求量会更大。我们的4台大型制冰机24小时错峰运转,确保供应不断档。”王惠琴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今年该公司更新了制冰设备,全自动生产线让产能翻了一倍,人工成本也有所减少。现在一个班次只需要3名工人,但能完成过去6个人的工作量。 记者了解到,“冰亚冰冻”的4台大型制冰机每天能产出3600块标准块冰。单个块冰重达105斤,出厂温度保持在零下2.8℃的低温状态,确保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维持最佳降温效果。 “在室内,一块冰可以维持15小时左右的降温效果。户外使用时间约10小时。”王惠琴介绍,块冰在室内配合电风扇使用时,降温幅度可达6℃左右,特别适合高温环境下的应急降温。 除块冰外,“冰亚冷冻”还提供碎冰加工服务。碎冰生产线每小时可产出500包至600包,每包38斤,主要用于菜市场海鲜摊位的保鲜。 在词林菜市场三文鱼摊位,记者注意到,一排排新鲜的三文鱼被放置在用碎冰搭建的“冰台”上,摊位负责人李宜超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保鲜秘诀。“三文鱼最理想的保鲜温度是1℃至2℃,这样不仅能保持最佳口感,还能最大程度锁住鲜味。”为了保证食材品质,他们每天上午开市前和下午客流高峰前各更换一次碎冰。“每换一次冰要用掉4包至5包碎冰,加上给顾客打包时提供的冰盘,日均消耗碎冰9包。” 这种用冰降温的智慧,不仅存在于菜市场,更走进了城市商业空间。转过几个街区,在义乌天地购物中心的中庭,一个由数十块晶莹冰块拼成的巨型“COOL”字样吸引着往来顾客的目光。“闷热的室外,看到这么多冰块,心理上就先凉快了一半。”带着儿子逛街的张春兰笑着说。在冰块装饰旁,有人伸手感受冰块的凉意,有人忙着拍照打卡,感受这份夏日限定的清凉惊喜。 对冰块的旺盛需求,催生了冰块配送员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义乌市中心菜市场二楼,何国良拉着装满冰块的小车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在摊位之间。作为冰块配送员,他每天要往返冰库和菜市场数十趟,从凌晨3点工作到傍晚6点。 何国良告诉记者,菜市场的用冰需求呈现明显的“双高峰”特征。凌晨3点至6点是海鲜批发的高峰期,活鲜运输需要大量冰块保鲜。下午4点至6点则是蔬菜摊主集中补冰的时间,用于延长未售完蔬菜的保鲜期。“最忙的时候,我和搭档一天要送两车冰块,差不多有250块。”何国良说。 |
GMT+8, 2025-8-6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