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绿水青山引客来 美丽经济惠民生

2025-8-11 10:23

摘要: 盛夏清晨,三三两两的游客走在后宅街道李祖村的青石板路上,空气中弥漫着创客小院飘出的咖啡香和草木的清芬。抬眼望去,“沙漠的染坊”内,几块蓝印花布在风中轻轻摇曳。村民老方站在自家的摊位前,脸上漾着笑:“以 ...

盛夏清晨,三三两两的游客走在后宅街道李祖村的青石板路上,空气中弥漫着创客小院飘出的咖啡香和草木的清芬。抬眼望去,“沙漠的染坊”内,几块蓝印花布在风中轻轻摇曳。村民老方站在自家的摊位前,脸上漾着笑:“以前呐,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赚钱!”李祖村的蝶变,正是义乌这些年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鲜活印证。

攻坚:

从“达标率为零”到治污攻坚

义乌的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这座曾经地表水达标率为零的城市,如今不仅全域消除了劣V类水,更实现了地表水达标率百分之百。义乌还连续九年获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并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污水零直排区”。义乌的治水经验也因此登上《人民日报》,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

与此同时,“无废城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清晨,稠城街道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准时开放,居民们熟练地将垃圾投入“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桶中——“两定四分”模式已得到普及。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无废城市”建设为土地资源提供了安全屏障。

在空气质量方面,义乌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义乌市PM2.5浓度为26.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连续7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三大结构”,协同治理工业源、移动源和面源污染,污染物浓度的每一微克下降,都依靠科学管控和精准治理。

转化:

四大路径激活美丽经济

义乌的转化实践,不仅实现了经济增长,更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体现。

在平台经济方面,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每年深秋上演着全球生态精品的盛宴。走进展馆,琳琅满目的十余万种生态产品汇聚一堂,“以竹代塑”等创新主题引人驻足,联动线上商城打造“永不落幕展会”。同时创新“百县万品”帮扶模式,覆盖480余个生态优势区,构建订单农业、基地直供体系,上架生态产品1.4万款,累计助农销售23.91亿元,形成“以展促销、以销促产”的长效帮扶协同转化模式。

在义亭镇森山健康小镇的铁皮石斛培育室内,一株株“仙草”在离地栽培架上青翠欲滴。院内,石斛精深加工生产线繁忙有序,研学团队的孩子好奇地触摸着石斛鲜条。从一棵草到一个年产值超7亿元的大健康产业版图,森山小镇的成功,正是“农桑强链型”转化的生动写照。它建立的“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模式,让农民在获得稳定地租的同时,人均年工资性收入增加近5万元,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致富。

大陈镇八都溪畔,夜晚的水上市集灯光亮起。上坑仁村村民老楼在整理摊位上的土特产时说:“以前年轻人外流,村里留不住人。这几年环境改善,水上市集、水上乐园不仅吸引了年轻人回来创业,也带来了游客,夏天村里游客多了不少。”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和河长制联动巡查,八都溪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沿溪打造的水上娱乐和市集项目,为上坑仁、溪后等沿线村庄带来集体收入超500万元,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这种由国企与基层党组织共建、融合生态资源与红色文化的发展模式,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绿色共富的新引擎。

赤岸镇华川循环经济产业园处理着全市大量生活垃圾、污泥和餐厨垃圾。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每年4亿度电和220万吨工业蒸汽,园区废气排放达到欧盟标准。这个“花园式工厂”有效处理城市废弃物,去年产值达35亿元,是“低碳循环型”转化的范例。园区提供的20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为周边村民带来工资性收入超亿元,实现了绿色成果共享。

深耕:

低碳乡村的微观实践

走进义亭镇缸窑村,老窑讲述着岁月故事。村里进行了环境整治、道路升级,修缮了老屋和老窑,并重点发展“缸窑古陶”文化品牌。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出“窑、陶、酒、戏”四大主题。村内设立了陶艺体验厅、示范厅,游客可以体验陶艺制作。不止于此,亲子乐园、围炉煮茶、露营野餐等新业态的引入,丰富了游玩选择,吸引了更广泛的游客。古村焕发新活力,村民腰包也鼓了,去年全村实现经营收入152万元。

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内,陈望道故居的木窗棂透出历史光影。依托这份珍贵的红色根脉和望道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分水塘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并推进“一村万树”,建成4条景观绿化带,成立产业管委会,村民众筹入股,引入社会资本,联手20余家单位共建。特色农业、庭院经济、“陈氏家宴”、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蓬勃发展。去年,村庄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升,红绿融合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义乌植物园的鹭鸟翔集,双江水利枢纽的浩渺烟波……这些镶嵌在都市群的生态明珠,见证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成效。近年来,义乌市成功入选省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先后实施义乌植物园、双江水利枢纽等一批生态保护修护项目建设。建成华溪、望道、德胜岩等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南江省级湿地公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浙中生态廊道建设,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中秋未至饼香已浓 义亭月饼抢“鲜”上市  我市推行“五禁五要素”模式 筑牢地下室仓储安全防火墙  厉兵秣马 备战“商BA”  高温来袭 “冰工厂”里制冰忙  文化满福田 甘霖润心田  

义乌网

GMT+8, 2025-8-11 16: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