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义亭镇陇头朱村的红运蓝龙虾养殖基地,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正在上演,几位养殖人员分拣着刚捕捞上来的澳洲淡水龙虾。记者上前一看,发现这种虾不同于常见的小龙虾,通体呈现青绿色光泽,钳子上红蓝相间,成虾完全展开后体长与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这群活力十足的“澳洲来客”,挥舞着钳子,强健的尾节快速摆动,在分拣台上弹跳翻腾。 “这些都是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澳洲淡水龙虾,品质相当不错。”养殖基地负责人毛险红边分拣边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新鲜度,工人们都是根据客户订单量在前一晚下笼,每只虾笼能收获五六十斤龙虾。只见他熟练地分拣着每一只龙虾:“像这样达到一两以上、外壳坚硬的龙虾,才能上市销售,这样的澳龙肉质最紧实Q弹,吃起来特别鲜甜。目前合格率在15%至20%,等到9月初丰收季,合格率能超过50%,那时候产量会更可观。” 这是毛险红首次在义乌尝试养殖淡水澳龙。今年5月,在外地考察多年水产养殖的他回到家乡义乌,经过对陇头朱村周边环境和水质的详细调研,最终选定这里作为养殖基地。5月底,他带领团队开展消杀、除草工作,并进行池塘生态改造,为虾苗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6月初,第一批虾苗正式投放,开启两个月的精心养殖历程,从最初一斤约200只的虾苗,长至如今每只1.5两左右的成虾,体形硕大,活力十足。 为什么这批淡水澳龙能比其他养殖场的龙虾提早一个月上市,且个头大、肉质饱满? “选苗和育苗是最关键的一步。”毛险红解释道,优质的虾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脱壳频率高,比如这批生长迅速的澳龙,最快时一个月能脱壳3次;二是健康度和活力强,只有体质好的虾苗才能适应环境,快速生长。 除了选苗,养殖环境同样至关重要。当前正值高温季节,而澳龙的适宜生存温度在25℃至30℃之间。“一旦水温超过32℃,澳龙就会停止进食,影响生长。”毛险红说。为此,他们采取池底增氧、循环换水等措施,精准调控水温,确保虾群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在水质管理上,毛险红同样下足了功夫。他们定期向池中投放高效光合细菌,这些“水质工程师”能有效分解有机废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你看这些虾壳的光泽度和肉质饱满度,都是水质良好的直接体现。”毛险红随手捞起一只澳龙向记者展示。 在义乌水产市场,淡水澳龙尚属稀缺品种,其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养殖户的关注。毛险红的养殖基地目前拥有两口标准化池塘,总面积25亩,预计亩产可达400斤左右。按照当前每斤60元至7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收益超过25000元。 自8月4日开售以来,基地的淡水澳龙就供不应求,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顾客上门采购,开售当天便卖出150余斤。正在选购的傅晓娟来自后宅街道,她说:“孩子特别爱吃这个龙虾,我买回去后,晚上就做给他们吃。”这次,傅晓娟就是专程来复购的。 看着顾客们满意的笑容,毛险红对淡水澳龙养殖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将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探索更科学的养殖技术,让更多义乌市民能品尝到这种高品质的水产美味。 |
GMT+8, 2025-8-18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