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午时分,在桥东街一家江西饭店内,顾客们正在享用美食,丝毫没有受到油烟的困扰。据江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激光测霾仪显示,此刻饭店内PM2.5为6。“以前每次饭点时候来检查,这里的PM2.5都超过400。”执法人员说,这是饭店刚安装不久的油烟净化设备发挥的作用。 “从源头把控、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很关键,这能确保餐饮单位从一开始就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后续油烟污染问题的出现。”江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经国洪说,之前在排查中发现,两个社区仅有20家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仅占总餐饮店的10%,且已安装的餐饮店中存在不少“装而不用”“用而不洗”等问题。 破题从统一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开始。江东街道引入第三方治理机构,聚焦“安装-使用-运维”三大核心环节,用时3个月完成了试点区域内餐饮店的设备规范、统一运维两个100%。 在治理过程中,难免面临商户抵触的难题。对此,江东街道成立由社区网格、执法队员、环保志愿者组成的油烟治理服务队,深入社区倾听商户心声,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提供“预约式”上门服务,精准“把脉问诊”,根据油烟轻重、经营时间、经营类别,逐家定制个性化整改方案,确保治理措施精准匹配商户实际需求与场地条件,杜绝“一刀切”。 “以前经常被投诉,搞得我们做生意都没心思。听说社区统一安装净化设备,我第一时间就安装了。”江西饭店老板苏友平说,现在没有投诉,也能安心经营饭店,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怎么管理? 一个二维码 全周期智能监管 在江西饭店营业执照边上,一个二维码十分醒目。通过微信扫一扫,商户信息、净化设备型号、整改前后对比图,以及商户有无开启油烟净化器、油烟实时监测数据、油烟净化器清洗记录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们在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各项工作参数。”经国洪说,一旦发现异常,如经营期间未开启净化器、油烟检测数据超标、未及时清洗设备,系统就会自动向商户手机和执法队终端推送预警。每次使用的数据还会形成历史汇总表,直观地显示设备运行状况,搭配油烟净化器清洗记录智能模块,执法队员可进行“非现场”监管。 不仅如此,江东街道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连续三日高频超标餐饮店,由专班督促商户自查自纠;对连续五日高频或严重超标餐饮店,给予关停处理,并联合第三方治理机构实施“一对一”深度帮扶,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以前总有人觉得装了设备就万事大吉,然而设备如长期不清洗,不仅会影响净化效果,导致油烟排放超标,还可能引发火灾。”经国洪说。 为杜绝油烟治理陷入“一装了之”的弊端,江东街道建立由社区主导的集中统一清洗运维机制,通过社区负责统一拆卸净化设备滤芯、商家出设备清洗费、第三方规模化作业方式,降低餐饮单位清洗成本。同时,依据重、中、轻度油烟,明确每户清洗频次、拆卸计划和业主所需相关费用,确保运维过程专业、透明、可追溯。 如今,两个社区餐饮店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已达100%。据省控空气站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五爱社区PM2.5已下降到10以下,油烟投诉量锐减95%。“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达标排放的数字,更是市民推开窗时的那份惬意;不是消灭油烟,而是让烟火气与清新空气和谐共存。”江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
GMT+8, 2025-8-19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