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蜜桃成熟的旺季。义乌各大桃园里,一个个饱满的桃子压弯枝头,桃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从桃花灼灼到硕果盈枝,这份“甜蜜”的背后,是市供销联社全链条赋能的身影。 近年来,市供销联社通过强化组织引领、推广先进技术、优化产销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等多维举措,让甜蜜的桃子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 “致富果”,推动义乌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获奖之后,5天就卖出了七八千斤,很多新客特意找来,还有周边县市的顾客打电话、发微信,让我发快递。”8月26日一早,记者在上溪镇桃花坞村长富自然村见到了2025年义乌市桃产业农合联鲜桃评比大赛金奖桃果选送者斯德有。他说,获奖后订单就络绎不绝,自家桃园生产的桃子一度供不应求,甚至要提前预订才能排上。 “今年太忙了,朋友圈里我一条‘广告’都没发。等想起来要发的时候,黄桃都快卖光了。”城西街道何斯路村的“90后”桃农何进进,刚刚结束一年中最忙碌的丰收季。经过多年改良,他种出的锦绣黄桃甜度高、色泽艳、桃香浓、汁水足,被不少顾客要求礼盒包装,成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采摘、称重、打包、发货……盛夏时节,何进进每天和工人们一块儿起早贪黑,围着百亩山林、数千棵桃树忙活了近一个月。“最多的一天,我们要包装5000斤桃子。除了义乌本地的订单,今年还发了很多快递去北京、杭州等地,许多顾客一直复购。数量最大的一单是来自市供销联社对接的多家单位的集体订单,足足有1000多箱,一下子让我吃了‘定心丸’。”何进进高兴地说。 这是市供销联社多维发力赋能桃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场景。市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凝聚合力,市供销联社于今年5月牵头召开桃产业农合联第二届成员大会,吸纳33家种植主体协同发展,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组织农户赴奉化、慈溪等地取经,引进高接换种、绿色防控技术;举办果蝇防治培训,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学;把肥料专场订货会开进“桃花林”,依托圣穗农资公司提供优质低价的各类农资;开展鲜桃评比大赛,全市78家种植主体参赛,以赛促产提升品质;推动桃产业农合联与皓野农产品、绿禾网合作构建“产—销—推”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市供销联社2025年已投入桃产业助农资金50余万元,全市桃产量较往年提升15%,精品桃每公斤售价从30余元提高到50余元,带动桃农平均每户增收5000余元,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组织协同到技术护航,从产销对接至品牌培育,市供销联社多维赋能,正让义乌桃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品质效益”。市供销联社将继续深耕义乌桃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桃制品加工,同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桃产业成为义乌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续写更多甜蜜致富故事。 |
GMT+8, 2025-8-27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