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启动到正式开工,不到30天 日前,新能源导电粉体材料研发及生产项目(以下简称“先进导电粉体材料项目”)的义乌负责人赵祖训,一次性领取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书》,因企业无需求免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即实现了“四证齐发”。该项目由此成为我市第一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跑出了项目落地开工加速度。 据悉,“先进导电粉体材料项目”为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6.5亿元,将建设年产约500吨的新能源导电粉体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用地约15亩。该项目于今年3月31日签约,7月8日挂牌。 “从项目启动到正式开工,只用了不到30天时间!”对此,常驻深圳的赵祖训发出赞叹,“这个办证速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为项目提前投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90天到30天,义乌经开区是怎么做到的?首先,着眼一个“快”字,建立“清单+专班”。项目启动前,义乌经开区提前成立了项目推进专班,通过“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形成重点项目进展清单,颗粒化落地时间节点。其次,着眼一个“优”字,设置“前置+并联”。项目签约后,便一次性告知企业审批流程、所需材料、时间节点等事项,予以全方位指导。再次,着眼一个“前”,实行“代办+集中”。相关工作人员在办理环节中靠前服务,时刻与企业保持对接,代办工商注册、项目立项等环节,主动帮企业把关材料,指导操作步骤,确保一次性过关,实现所需环节在经开区“一站式”解决。 与此同时,由经开区自规、产业服务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项目专班成立。 “我们入库需要哪些资料,如何办理手续?”“具体入库名单,等下发你,有3张表格,先填起来。”“好多资料都没有。”“慢慢来,一点一点准备,有的先提供”……每当项目经办人有疑问,经开区就会立即给予回复和指导。 在项目专班负责人看来,实现“四证齐发”难在证件即办,因为审批环节不仅多,还有不少审批事项甚至需要多层次审核确认,稍有脱节便会导致办证延迟。对此,这位负责人介绍,“我们采取了‘赶马模式’,项目专班每周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项目,做到每日一更、每周一督。工作人员对照时间表,以电话催、现场沟通等方式盯着项目经办人问进展、赶进度,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 在实现审批流程再优化方面,经开区打破以往“串联”工作模式,探索相关许可证“提前预审+并联审查”。就“先进导电粉体材料项目”而言,利用土地挂牌公示时间17天的时间差,相关工作人员指导企业进行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做好文本审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还帮他们同步对接图审公司,实现“并联”审查。 高效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给赵祖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义乌政府事事都为企业着想,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提供服务,真是太感动了。”他直言,深圳总公司对义乌分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若明年投产后发展良好,还将继续布局二期项目。 |
GMT+8, 2025-9-8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