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里跟着‘老师’学操作,半小时都没到,申请就提交完了!”9月11日上午,手里攥着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受理单,刚办完企业开办手续的王先生,对着义乌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这场从“多头奔波”到“一站搞定”的转变,正源于义乌市政管办深耕政务服务改革,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承诺,成为群众实实在在的体验。 数据是最真实的成绩单:今年以来,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量已突破25万件,占金华总量的52.3%,稳稳居于全省前列,这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前往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探究竟。 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高效办成一件事”体验区的人气格外旺。以往各部门“各管一摊”,群众办事得在不同窗口间来回折返,如今市政管办打破这层壁垒,将分散的审批资源整合,搭起“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的服务框架。在这里,22个国家级、21个省级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实现“一站式”归集,市民不用再跨楼层、找不同部门,进这一个区域,就能把事儿办妥帖。 针对企业开办、义务教育入学这些大家常办、也最操心的20项事项,市政管办统筹各相关部门下足了“绣花”功夫:流程里的“堵点”一个个抠,材料中的“冗余”一页页减,时限上的“弹性”一点点压。单说“企业开办”这一项,就砍掉了6个繁琐环节,精简了8份重复材料,办理时间直接少了6天。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化身“政务教官”,在体验区手把手教大家操作浙里办平台。年过六旬的吴大伯,原本对着手机屏幕犯怵,经现场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不仅学会了自助提交材料,还笑着说“现在办事比逛菜场还方便”。 此外,市政管办打造的企服IP“小义说企事”也广受市民欢迎。亲切感十足的数字人“小义”,不用照本宣科念政策,而是以“AI+短视频”的形式,把晦涩的条款、复杂的流程,变成家长里短般的“身边事”,告诉创业者开办企业的关键步骤。这些短视频每周更新不少于两条,一年下来能产出超百条实用内容,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上圈了不少“粉丝”;线下大厅的显示屏循环播放着“小义”的讲解,宣传折页就放在显眼的取阅架上,线上有指引、线下有辅导,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辈,都能轻松找到办事门道。 “我们还会接着琢磨怎么把服务做得更细、更暖,拓展‘一件事’的覆盖范围,优化每一个办事环节。”市政管办相关负责人说,要让政务服务不仅高效,更有温度,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时,心里更踏实、更敞亮。 |
GMT+8, 2025-9-15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