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有关义乌的文创月饼引爆网络。9月18日,记者在贝村路上某甜品店内,看到了这组独属于义乌人的“浪漫月饼”——饼皮上清晰压印着古月桥、大安寺塔、佛堂老街等义乌地标图案。因独特创意和家乡情怀,月饼一经推出,便触动了许多在义乌打拼的异乡人和本地市民的心弦。 “我们光模具费就花了好几万,改了五次才定版。你看这鹅的脖子,必须够长,头顶得有冠,不然就成鸭子了!”甜品店负责人傅亚琴指着月饼上精细的“咏鹅”图案介绍道。这位从外贸转行、拥有13年经验的高级西点师,今年夏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掏腰包,为义乌打造专属的文创月饼。 她的灵感源于一份“不甘心”。“看到别的旅游城市都有代表自己文化的小点心,我就想,义乌为什么不能有?”傅亚琴说。为了这份情怀,7月,她就带着团队开始筹备。设计图纸、3D建模、反复打样,过程充满挑战。她甚至跑到赤岸镇古月桥、稠城大安寺塔下实地采风。“站在古月桥下,那种感觉特别不一样,就想把这份属于义乌的印记‘刻’进月饼里。”除了造型的极致追求,傅亚琴在口味上也下足功夫。考虑到当下的健康趋势,她调整配方,减油减糖,并在馅料中融入芝麻、红枣、茯苓等养生食材,饼皮则选用了细腻的桃山皮。 这份独特的“义乌心意”迅速得到了回应。从广东来义乌经商的许女士特意赶来订货,要把月饼寄回老家给父母:“太有义乌特色了,让家人也尝尝我奋斗的这座城市是什么‘味道’。”“看到大家拿到月饼时惊喜的表情,尤其是新老义乌人那份认同感,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傅亚琴透露,首批几十套月饼售出后反馈很好,认为这套月饼“义乌味”十足。但由于模具压制工艺复杂,图案精细,傅亚琴团队一天只能手工制作约20套。目前,这套饱含匠心和家乡情的月饼设计已提交专利申请。 “人活着要做有意义的事。”她一边抚摸着模具上古月桥的纹路,一边说道,“未来我还要把南山公园、绣湖春色都做成立体甜品,让每一口甜都蕴含文化自信。” |
GMT+8, 2025-9-2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