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加纳、科特迪瓦、南非……连日来,浙江一帆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毛赛妮正马不停蹄地跨国跑市场、拜访客户,为新一季新品寻找新的国际合作伙伴。 2010年,留学归国的毛赛妮面临接手家里的日用品生意。与许多商二代一样,毛赛妮并不想继续父辈们白天看摊位、晚上盯工厂的生意,而是选择自主创业。她尝试高端SPA馆、微商、直播等新兴业态,却因市场研判不足、团队管理薄弱接连受挫。“五年间几乎倾尽积蓄,甚至对商业产生怀疑。”这段经历让她深刻意识到:父辈“守工厂、走订单”的稳健模式,实则是数十年沉淀的商业底层逻辑。 2015年,企业传统渠道遭遇利润下滑危机,又值电商大力冲击传统商业形态的变革期。看着父母的经营压力,毛赛妮决定不“折腾”了,回到家里的企业。鉴于自己没有经管企业生产的经历,但有做电商和外贸的经验,毛赛妮从电商与品牌板块切入,组建年轻团队,推动“一帆”品牌升级,并全面开拓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新生代的价值在于重构用户、品牌与渠道,而父辈的供应链优势是根基。”五年间,企业销售额实现稳定增长。 2020年全面接手企业后,毛赛妮紧接着启动系统性改革:拆分三大独立板块,供应链公司专注生产品控,品牌公司打造产品矩阵,电商公司运营新兴渠道。这一调整打破了传统“家族式”管理僵局。同时,她也对企业产品进行精简与创新。“我们的产品属于日用快消品,以前都是一套产品全部使用同一系列包装。如今,我们根据品牌、市场定位、目标客户,对同一套产品进行了不同的产品设计调整,每年都会推出上百款新品,包装也从一套变成了四套。”毛赛妮说,产品变多,但公司产品类目反而精简了60%,这样可以让企业从“多而杂、广而泛、普而不专”,转向做精做专、聚焦更垂直领域。 为了更好地将传统家族式企业转向现代公司化管理,一帆日用品公司以股权激励破局人才困境。公司为三家子公司的核心员工设立持股平台,让员工真正成为“事业合伙人”。这一变革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责任感,也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 与此同时,毛赛妮也开始推进企业品牌出海,从原来的OEM代工转向OBM品牌出海。公司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注册了品牌,并依托义乌得天独厚的小商品生态与供应链优势,联合中东、拉美、非洲市场的本地渠道商,设立海外品牌代理和分销网络,实现品牌全球化的初步布局。“这10年来,我们的企业规模没有大幅扩张,但产值却增长了3倍以上。”毛赛妮用数据证明了效能提升。 “接班绝非父辈安排的平稳过渡,而是价值观、能力与组织的全面重塑。”毛赛妮强调。如今,身为义乌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的她,正通过“红蜗牛公益”等项目,推动二代企业家社会责任建设。 随着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即将开业,毛赛妮最近也忙着紧盯商铺的装修进度。“市场在不断转型升级,我们也必须跟上数字贸易的新浪潮。为此,我们也在新市场以更现代、更具互动性的方式呈现我们的品牌和产品。”毛赛妮说。 |
GMT+8, 2025-9-24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