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你一定听说过,那么“很棒的两岁”呢?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让两三岁的宝贝又“可恨”又可爱。今天我们只说说可爱的宝贝! 文/果果妈 两三岁,是孩子由一个小宝宝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小人儿的重要时期——一个有自己的思想、主意和意愿的人。当然,也正是这些东西,造成了这个年龄的他们如此“不安分”,如此“不听话”。那些关于“可怕的两岁”的故事——动不动的坏脾气和训练上厕所的艰难还有“独立自主”的造反,你也许早就听过一大堆了。看着自己家的小家伙,你心里充满了“怀疑”和“恐惧”。可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过于放在这些负面的东西上,我们说不定就会错过这些两三岁小东西属于这个年龄的最可爱、最有趣、最棒的精彩。 他们正在学习爱 那个一直需要你整天关注和照顾的淘气任性的小家伙,也开始会爱你了! 不少父母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碰疼了,显露出难受的表情,他会给你吹吹,还用小手揉揉;如果你生病躺在床上,他会过来抱你,贴贴你的脸;对于两岁半以后的孩子,他们还懂得使用一些关怀或者询问的话语,来表示对你的关心。为什么孩子除了自己的需求之外,会开始关注别人了呢?这就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独立的存在时,他们也同时会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并体验它们。这就使孩子具备了感受、理解和领悟别人情感的基础及能力。于是,他们知道你流血了会疼,他们懂得你因为难过而落泪,他们也明白,这时候的你需要安慰。 不过,单纯的善意表现并不能代表一切,同情心和善良的培养还需要慢慢地学习和领会。于是,孩子身边父母的榜样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如果当你的孩子表现出了让你感动和自豪的善意时,那么你可以同时偷偷地表扬一下自己,这说明作为父母的你,给他做了一个好榜样。 他们能够真实地表达意愿 当孩子严肃而认真地对你说“不吃菜,吃白饭!”的时候,你是不是为这种平等的交流而恍惚? 常常是在孩子这样不假思索和掩饰地、尤其是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怎么样”的时候,父母们既惊喜又“不服“的心情可想而知——“他能说出这样真实的心意真是可爱!可他凭什么跟我讲条件?还轮得到你想啦?”语言的爆发性增长和真实的意愿,是孩子表达自我的基础。大多数两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大约300个左右的字词,并且能说出3~5个字的话。而对于不会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他们便会采取各种原创的手势或声音,只有你猜对了,他才能满意。 因此,多多和孩子交流,不要总是问他那些只用“是”或“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用一些诸如“你最喜欢的玩儿积木还是小汽车?”鼓励他练习用语言表达。平时把生活中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妈妈把冰激凌放进冰箱里,它就不会化了。”)也有利于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对事物的认知。 |
GMT+8, 2025-5-11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