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关小资生活方式的文本中都提到这样一个现象:高级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们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日程表,上午在办公室,下午则在星巴克泡着。便有这样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一杯名叫星巴克的咖啡,是小资的标志之一。 大学同学出国10年,回到北京之后,发现北京和上海开了很多的星巴克,由此感叹国内的生活真是很进步了。因为国内也可以获得美国的某些生活环境,所以感觉自己的生活还保持着某些以往习惯的方式。 据说中国大陆的星巴克是一位台湾商人引进经营的特许经营权,这位成功的仁兄,最早将麦当劳带入台湾,十几年后出售全部股权,大赚了一笔。随后他开始转向更中产化一点的hard rock,friday,并引进到大陆。随后,他把这2个系列的经营交给自己的兄弟,专心经营比较适合小资的星巴克。 说到这个台湾老板这20多年的经营史,基本都在餐饮业中打转。最早的麦当老属于平民化的阶层,硬石和星期五的消费很高,基本属于中产的;而只有星巴克是属于小资可以有能力经常光顾的,并且其文化背景可以获得小资的情感认同。 北京最早的星巴克开设在国贸和中粮这样的高级写字楼和商业中心,其店的扩张速度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也不为过。现在稍微像点样的新商场,都有那么一家星巴克。再过几年,是不是会多如米铺,也很难说。 北京最早的那间星巴克,可以说达到了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水准。老外居多,身着高级西装的洋行买办也多,美女更多,一半以上人的顾客都不是操中文或者国语在交谈。我一位特别爱见外国男士的女同事,每天下午都要抱着笔记本去星巴克,在假壁炉边的沙发上占据一个位置,然后煞有介事地用笔记本进行写作。一小杯9元的当日咖啡就可以打发一个下午的时光。那种感觉,很洋很洋的! 工作的地方是北京星巴克密度最高的地方,总的说来,路过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光顾的次数。好象那里一般比较适合处理一些私人事务,朋友非业务性的拜访,不适合在公司交谈,领到星巴克,可以多一些人情味和小资情调,也多了点轻松。 说到底,北京的咖啡馆的形态还是太少,基本都是星巴克占领主流,即使其他牌号的咖啡馆,也大同小异。这些年在深圳流行的“名典咖啡语茶”,在其他一些城市大量复制。这种店好象也来源于台湾,单看看这拗口的名字就知道,不过它兼备咖啡厅、茶馆和中式快餐厅的功能,环境设计相当雅致,也没有三里屯的酒吧那么喧闹,特别适合周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打牌聊天什么的。 高级写字楼的星巴克和商场里的星巴克起意味是不一样的,前者具备了小资生活的一个象征意义,后者也就是一个逛商场的歇脚处和私人约会的等候地。不过,如果星巴克被大量复制,当全民都走进星巴克的时候,也许小资就会抛弃它了。 小资的典型特征就是小众文化,小资最可口的精神食粮就是小范围内的特定文化享受。 换一个角度看,中产和基础工薪的文化消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消费水准不同:基工喜欢看盗版影碟,中产也喜欢,区别在于基工用的是国产新科,中产只用丹麦器材;同一本畅销书基工看盗版,中产看正版;基工旅游大多锁定所在城市的周边地区,中产在把国内走遍之后便开始出国…… 但小资不然,只要是国内放映的电影,纯正的小资肯定会去电影院或电影酒吧;小资不喜欢看书,小资喜欢看报喜欢看杂志喜欢看网上标新立异的帖子喜欢看ikea的年度商品目录但就是不喜欢看书;小资也喜欢旅游,但不会去人山人海的风景名胜,小资更愿意穿着入时的去低密度人口的中小城市体验风土人情,或去远方的大城市过一个假期的夜生活——当然小资也愿意出国耍耍,但在成为中产之前还无法从容不迫的长期以自费满足此心愿。 可以说小资是在脱贫到致富的过程中的一种文化宣泄。或者说,小资的本质是:少数文化发展超前于物质发展速度的群体在信心无比的等待自身经济膨胀的闲暇之余为打发空虚浮躁而鼓捣出的一系列不大实惠的小动作。 华而不实就是他们的明显标志,与其说他们去喝咖啡也好品咖啡也好,还不如说他们想在那里贴上一种标签,唯恐别人不识他们是小资,好比几十年前中山装胸前口袋插上几支笔显示文化。小资看起来的标新立意不过是在追逐现在还不怎么时髦的时髦。 换句话说,如果后来大众化的时髦在小资看来是一种俗气,那么他们只不过比别人先俗气一步。再打给比方,他们不过是象一些先锋苍蝇孤芳自赏闻风先飞向一座山头,等到别的一大群苍蝇闻香又至的时候,他们就寻找风景独俗的新山头去了。星巴克正是他们现在呆的山头,而且starbuck的颜色倒是和他们的颜色很象。 昨天去了外地,以一种小资的心态漫游了一个小农的城市,结果体验到一种中产的优越。今日在报纸上,以一种小农的心态目睹了一个小资的堕落,结果体验到一种无产的踏实。 |
GMT+8, 2024-10-16 02:34